我校生命学院树木生物学团队在《Horticulture Research》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04.06.2018  01:59

近日,Nature出版社旗下园艺领域唯一的期刊《Horticulture Research》杂志在线发表了我校生命学院树木生物学团队番茄营养品质改良研究组题为“Tomato SlAN11 regulates flavonoid biosynthesis and seed dormancy by interaction with bHLH proteins but not with MYB proteins”的研究论文。文章揭示了番茄WD40蛋白SlAN11,通过与bHLH和MYB蛋白形成复合体,在精细调控类黄酮生物合成和种子休眠中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该论文署名我校为第一单位,高永峰博士为第一作者,姚银安教授为通讯作者。

黄酮类化合物(flavonoids)是一类存在于自然界的、具有2-苯基色原酮(flavone)结构的化合物,它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以及抗菌防病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证明,不同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具有物种特异性,且主要受三元复合体MBW(该复合体由MYB、bHLH和WD40蛋白组成)的调控,但番茄SlAN11作为一种WD40蛋白在该过程中的功能还不清楚。

该研究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将SlAN11基因在番茄中上调(overexpression)或下调(downregulation),发现SlAN11蛋白能够作为一种转录因子激活类黄酮生物合成基因的表达,从而有效提高植物花色素苷(anthocyanin)和种子原花色素苷(proanthocyanidin)的含量。酵母双杂交实验显示,在番茄MBW复合体中,SlAN11能够和bHLH蛋白,但不能和MYB蛋白相互作用,而bHLH可以和MYB相互作用。同时,研究还发现SlAN11基因能够通过调控脱落酸ABA信号途径相关基因SlABI3和SlABI5的表达,影响种子休眠。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31500205、31770644和81703656)、四川省教育厅项目(编号17ZB0456和13TD0023)、西南科技大学龙山人才科研支持计划(编号17LZXT09)的联合资助。

(刘芳池  编辑)(生命学院  供稿)

文章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38-018-0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