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GDP增速近年首次调至个位

19.01.2014  11:07

  报告摘要

  2014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长9%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左右。

  解读嘉宾

  省人大代表、省发改委主任唐利民

  2014年的经济预期指标增速较2013年全面下调,这也是我省近年来第二次下调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何?

  在唐利民看来,政府工作报告中9%的GDP增速预期是近年来首次调至个位数,但仍是一个具有积极意义的经济指标,“是省委、省政府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城镇化会议精神,结合四川实际,作出的能够提高四川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的科学预判,能够保证四川经济换挡不失速。

  关键词:GDP

  预期降为9% 放松经济增长对政府的压力

  说起当前四川面临的经济发展形势,唐利民用了“错综复杂”四个字,“美国经济开始复苏,欧洲经济出现回暖迹象,但这对中国这个庞大的经济体而言拉动作用很小,而四川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能够获得的国际助力有限。”那么在如此复杂的国内国际经济环境中,9%的预期增速能够完成吗?“通过努力,这个增速是可以完成的,在我个人看来,甚至能高出这一增速。”唐利民告诉成都商报记者,2014年对四川而言仍有很多机遇,第二轮西部大开发、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长江经济带……这些对四川经济都将起到积极正面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唐利民补充说,将GDP预期增速设为9%,更重要的是释放信号,放松经济高速增长对政府的压力,让政府有更多的精神来考虑发展升级,走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之路,“让政府投入更多的精力来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让市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资源要素起决定性作用,让四川经济在增长换挡期和结构调整阵痛期换挡不失速,为我们调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预留空间。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

  绝对值仍在增 力争投5000亿“转型升级

  四川省的固定资产投资预期增速在2013年调至14%后,在2014年继续下调至13%,而在2013年前,连续5年的平均增速达到25.2%。“固定资产投资虽然从预期增速上来看是下调了,但绝对值仍在增加。”唐利民说,今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将明显有侧重,“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项目,省内传统优势产业调整升级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将是固定资产投资的重点。”此外,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含量高、配套能力强、带动作用大的重大产业项目也会纳入优先考虑,“促进产业投资特别是工业投资止滑回升。

  唐利民特别提醒说,虽然固定资产投资的预期增速下调了,但针对技术改造的投资却有了大幅提升,2014年将推进500个投资超亿元的重点技改项目,力争全年技术改造投资达到5000亿元,“这意味着2014年四川在加快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中小微、科技企业的孵化方面,将投入更多的力量,以实现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

  关键词:城镇居民人均收入

  跑赢GDP增速 让百姓分享改革开放成果

  政府工作报告中,将2014年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期增速调至10%,农民人均纯收入预期增速调至11%,这较2013年都进行了下调,但仍高于GDP的预期增速。

  “坚持收入跑赢GDP,这是省委、省政府坚持的原则,因此即使是在经济运行复杂多变的情况下,也要保证收入增速高于GDP。”唐利民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千方百计保持经济高速增长就是要改善老百姓的生活质量,让老百姓能够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政府报告中还提出,要将30%的公共租赁住房定向出租给农民工,“这能够减少农民工的租房支出,增加他们的可支配收入。”唐利民说。

  关键词:非公有制经济

  基础设施等领域 将出台民间资本准入细则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四川在2014年的重点工作中包含有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将废除不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不合理规定,切实激发非公有制企业的活力和创造力。

  “我省在2014年将切实放宽民间投资市场准入,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鼓励民间投资加快进入基础设施、基础产业、金融服务和社会事业等领域。”唐利民介绍,未来将率先在内自宜城际铁路、隆黄铁路叙永至毕节段、连界至乐山铁路等项目试点引入社会资本,扩大民间投资规模。

  而对于民间资本如何进入到这些领域中,唐利民解释说,省发改委正会同相关部门协商,拟出台各行业的民间资本准入细则,为民间资本进入社会各领域提供实施准则。他介绍,以我省正打算试点引入社会资本的铁路项目为例,准入细则中将写明民间资本进入这一领域的投资方式、占股比例等,“是现金投资或者是其他实物投资,这些内容都将写进准入细则,让‘非禁即入’落到实处。

  同步播报

  支持成都争创内陆自贸区

  争取天府新区升“国家级

  政府工作报告中对“首位城市”成都也提出了多条切实可行的措施。在2014年,省上将支持成都争创西部内陆自贸区。计划报告则提出,2014年将加快天府新区建设,着力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积极争取国家将天府新区批准为国家级新区。

  打造国际化大都市经济圈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四川省将支持和引导成都经济区整体联运、率先发展,特别是支持成都领先发展,成为国内外产业、资本、人才汇聚西部的首选地,加快成德绵眉乐资遂同城化发展步伐,打造国家级、国际化大都市经济圈。

  昨日,省人大代表、德阳市市长陈新有在接受成都商报记者采访时,提到了德阳在同城化中的计划。他介绍,交通顺畅是同城化的基础。今年,德阳要针对中金快速通道(中江-金堂)和连接什邡、彭州的省道106线改造升级。同时,成都经济区外环线近130公里长的德阳段目前规划已完成,计划上半年招商,争取年内开工建设。

  成都新机场争取年底开工

  省人大代表、资阳市发改委主任刘明根在接受成都商报记者采访时,谈到了位于简阳芦葭镇的成都新机场近况。他介绍,去年12月,新机场的情况已上报国务院,正在等待今年的批复。按照省上总体推进的要求,新机场争取在今年底开工建设。

  “目前围绕新机场的资阳综合交通枢纽正在规划布局中。”省人大代表、资阳市市长邓全忠说,从成都到简阳新机场再到资阳,要新建一条高等级的高速公路,同时要把轨道交通从成都市区延伸到新机场。

  成都商报记者 王楠 江浪莎

  2014年重点工作

  1

  扩大开放

  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力争引进到位省外资金86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00亿美元以上。培育10个外向型产业示范区。支持成都争创西部内陆自贸区。

  2

  产业转型

  力争七大优势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80%,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8%,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2万亿元。加快成都“中国软件名城”建设。

  3

  农民增收

  支持农民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试点。建设1000个幸福美丽新村。

  4

  城镇化建设

  继续放开除成都外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户籍限制,逐步实施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将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纳入社区医疗保障服务体系。

  5

  扩大消费需求

  实施好全省500个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川藏铁路成雅段等铁路,雅康、汶马等高速路建设,推动成都新机场前期工作。推进农村商业连锁经营和统一配送,在更多城镇打造“一刻钟便民服务圈”。

  6

  区域协调发展

  支持和引导成都经济区整体联动、率先发展,特别是支持成都领先发展,成为国内外产业、资本、人才汇聚西部的首选地;加快成德绵眉乐资遂同城化发展步伐,打造国家级、国际化大都市经济圈。天府新区要加快推进“一区一城一带”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大力引进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

  7

  民生实事

  确保全省公共财政预算用于民生支出的比例提高到65%。重点抓好19件民生实事:实现义务教育全免费;免除全省45万名家庭经济困难高中学生学费;减免38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及民族地区在园幼儿保教费。新建改造10万张养老床位,建设2000个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对初次创业并吸纳3名以上劳动者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给予1万元补贴;开建11万套保障性住房,将30%公租房定向出租给农民工等。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

  8

  维护稳定

  打造“阳光信访”平台,推行网上受理信访制度。

  9

  灾区重建

  全面完成城乡住房维修加固,基本完成农村住房重建,全面开工城镇住房重建。

  10

  环境保护

  下工夫解决当前群众反映强烈的盆地雾霾污染等突出问题。实施成渝城市群(四川)重点控制区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