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四川高校教师拍摄纪录片《90后的彝族年》获好评

05.03.2014  01:35
中新四川网2月28日电 (仁韫)改革开放以来彝族村寨发生了哪些可喜的变化,90后的彝族年究竟什么样?彝族青年又有怎样的文化传承与认同?日前,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人文学院教师王轶群、冯梦静赴凉山州盐源县调研、聚焦了彝族村寨比古村,制作完成了纪录片     中新四川网2月28日电    (仁韫)改革开放以来彝族村寨发生了哪些可喜的变化,“90后”的彝族年究竟什么样?彝族青年又有怎样的文化传承与认同?日前,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人文学院教师王轶群、冯梦静赴凉山州盐源县调研、聚焦了彝族村寨比古村,制作完成了纪录片《90后的彝族年》,深受有关专家、师生的欢迎和好评。


村民跳锅庄
      “90后”,是创造美好未来的主要力量,也是当今大学生的主要群体, 他们有爱心、有善心、有诚信、有义行。而90后少数民族这一群体却极少进入大家关注的视线,这引起了王轶群、冯梦静两位青年教师的热切关注。她们坐火车、走山路,深入彝族青年沈国军的家中,与他的父母及家人进行了深度沟通和交流,把镜头对准了这位普通的青年以及他所在的彝族村寨。


两位老师与村民合影留念
        前段时间,正值寒假,她们全身心投入到纪录片《90后的彝族年》的后期制作中。 该纪录片片长约15分钟,场景宏大,乡村气息浓郁,以90后青年为视角,关注和了解彝族文化,从个体到一般,运用了个案研究、小组访谈等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将杀年猪、吃坨坨肉、跳锅庄等场景,以及村民和谐友善,对长辈的尊崇等“美德元素”也融入其中。该片自始至终溢满真情,呈现出平实的基调,体现了丰富的彝族人文内涵,讴歌了彝家人的恬适生活,表达了祝福和期盼之情。

        据两位老师介绍,她们准备把该片拿出去参加相关的纪录片大赛,希望让更多的人前来分享。(完)

链接: http://www.sc.chinanews.com/news/2014/0228/0121238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