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屏山县“85后”村官把青春奉献给农村

15.09.2015  11:20

李清走访贫困群众

   四川在线宜宾频道消息(曹鹏 闵万 欧学琴) 作为一名“85后”的青年,你的梦想是什么?也许,你的梦想是去北上广,在机会无处不在的大城市中打拼未来。也许,你的梦想是在一个悠闲的县城,有一份安定的工作,清闲、舒适,虽谈不上大富大贵,但却能过得自由自在、轻轻松松。

  可有这样一名“85后”青年党员,他放弃了北上广的辽阔天地,放弃了县城的悠闲生活,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回到自己的家乡——宜宾屏山县富荣镇蔡和村,做一名普通的村委会主任,扎根基层,深入农村,为乡亲们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他叫李清,200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13年起担任富荣镇蔡和村村委会主任。他有一句响亮的格言:自己的付出问心无愧就好!

   “就怕群众受到不公的待遇”

  2013年农网改造,按照国家规定农户不出钱,但由于村上对政策的学习领会不到位,组织收取了改电费,当知道这件事情后,李清便下定决心要重新向村里宣传正确的政策,退回老百姓的钱。

  为了履行自己的承诺,他一次又一次地跑相关部门收集资料、了解政策,最终终于把政策“吃透”,最后,在征得物价局同意后,顺利将老百姓的钱如数退还。看着老百姓拿着退回的钱时那种欣喜和感激,李清的心里满是欣慰。“我不怕得罪人,就怕群众受到不公的待遇,不然晚上都睡不好觉。”这是李清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正是因为李清不计回报地为村民谋福利,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在2013年村委会换届选举中被推选为村委会主任。“一个村委会主任虽不是什么官,但自己总有一种压力,这种压力就是来自老百姓对你的信任。”作为村委会主任,李清始终为人端正、清正廉洁,努力做到为老百姓谋福利。或许,正是这种压力,一直支撑着他往前走。如今的蔡和村,经济已更加发达,基础设施已更加健全,乡风已更加文明,人民也已更加幸福。

   “群众利益最重要”

  刚一上任村主任,李清一下就觉得自己的担子重了。以前只是父母、家人对自己有期望,而现在,肩上承担着整个村经济发展的重任和全村人民的期望。想要发展好村里的经济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为了做好村上的工作,获得群众对“85后”年轻人的认可,他改建村务公开栏,丰富公开栏的内容;制定村规民约,并广泛地向村民群众宣传;定制便民服务卡,发放到村民的手中。这样以来,不仅增强了村务工作的公开性、透明性,还扩大了村民们的知识面,增强了村民们对村务工作的知情权、发言权,做到工作透明,公开公正,获得了村民们的一致好评。

  为了尽快让大部分老百姓出门不用再走泥巴路,2014年夏天,李清带领其他村组干部,顶着三十几度的高温酷暑硬是完成了蔡和村2000米便民路建设项目。此外,在李清的带领和组织下,蔡和村还建成了水渠600米,水池6口,水窖9口,基本解决了村上的安全人饮和灌溉问题。为了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到实惠,他多次到镇政府协调,争取到了蔡和村2015年人饮管安装7000米。“刚开始还怀疑这个小子能不能把村上的事情干好,现在看来是我们多虑了。”“他为我们‘85后’树立了新的形象,是我们的骄傲!”村上的老一辈、年轻一辈,都对他给出了最中肯的评价。

   “想方设法为民增收”

  蔡和村,多山,很多村民的土地都在山上,因为不通路,山上2000亩左右的茶叶,荒废了1000多亩。李清便想修一条通往山上的路,“只要三轮车能通过,村民的产值都会成倍的增长。”为了这个目标,李清一直在多方面的努力。

  谈到未来的打算,李清想和村里人成立合作社,为村民提供种植、养殖的技术,以提高产值。

  李清,一个返乡创业的青年,用自己的坚持,向广大人民群众证明了“85后”年轻人也能够肩负起建设家乡、繁荣农村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