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江无证采砂调查:70条采砂船仅7张许可证

05.06.2014  12:46
  桂江采砂 坍塌的江岸

  央广网梧州6月5日消息(记者白宇)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新闻纵横昨天播出了关于 广西梧州桂江船主无证采砂 报道。记者进一步调查核实发现,沿桂江40公里可开采范围内,共有采砂船70多条,但具有采砂许可证的仅有7条,也就是说合法的采砂船仅仅不到十分之一,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乱象?主管部门是视而不见还是监管乏力?

   广西桂江无证采砂猖獗 70条采砂船仅有7张许可证

  桂江是珠江流域干流——西江水系的一级大支流之一,调查采访中,记者从梧州市长洲区旺村电站沿桂江逆流而上至苍梧县与召平县交界处的古览村一带,共发现采砂船70余条。沙船密集处,高高推起的石子犹如一座座水上荒漠,两岸塌方处,泥土连带着岸上的植物一同滚落在江中,被开采过的深坑上方水面打着漩涡。

  昨天,梧州市水利局总工程师庞卫良向记者出示了梧州境内桂江段约40公里可采区内的全部采砂许可证。

  记者:现在我们看到的这7份河道采砂许可证,是建总中标标段内的所有采砂许可证吗?

  庞卫良:对,是的。

  记者:但我在数的采砂船,不包括运沙船,一共有76条,我每一条船都拍了照片,那么, 现在只有7份采砂许可证,这个应该怎么解释?

  庞卫良:说实在话,那个证,我们发出来7个,他就应该按我们发的7个,7条采砂船来做。

  梧州市水利局水政监察支队长梁继荣接过话茬解释说,目前,停在桂江上的沙船已有一半不再开采。

  梁继荣:有一部分是没有采砂动力的,还有一部分是搁浅在河岸上的,这部分船基本上有一半。

   当地相关部门回应:允许无证沙船开采是为缓社会矛盾

  梁继荣说,梧州市水利局是根据内河船舶的检验证书来核发采砂许可证的,没有通过船检的采砂船或机具无法保证作业安全,因此不能获得河道采砂许可证,允许这些无证沙船在河道内开采,是为了缓解社会矛盾。

  梁继荣:原来桂江含金比较多,以前这些淘金船不是专门来淘沙子的,他是专门拿来淘金子的,后来沙子的用量越来越大,他们就一边淘金子,一边淘沙子,现在金子也少了,沙子值钱了,他们就用到采砂这块了。  我们干嘛不把他赶走,主要考虑到这些船都是当地村民拥有的,如果我们不允许他们在这个标段里开采,可能会引发更大的矛盾。

  梁继荣认为,近年来,建筑业的发展带动了市场对河砂的需求,利益的驱使强化了无证采砂和盗采者的动力,执法监察往往惊心动魄。

  梁继荣:他如果晚上要出去盗采河砂,他肯定在沿线布好眼线,先盯住我们这条执法船,就像人盯人那样。有一次在我们西江,刚好发现一条盗采的沙船,当我的执法船靠近的时候,他马上就跑,边跑边把沙子卸进河里面,但是我们也不能够靠的太近,毕竟我们的执法船小,他的船大,大概追了有7公里,他基本把沙子全部卸完了,然后马上一个180度的转弯,如果我们的执法船当时靠的近,被打翻的可能性都是有的。

  梁继荣说,梧州市水利局是根据内河船舶的检验证书来核发采砂许可证的,没有通过船检的采砂船或机具无法保证作业安全,因此不能获得河道采砂许可证,允许这些无证沙船在河道内开采,是为了缓解社会矛盾。

  梁继荣:原来桂江含金比较多,以前这些淘金船不是专门来淘沙子的,他是专门拿来淘金子的,后来沙子的用量越来越大,他们就一边淘金子,一边淘沙子,现在金子也少了,沙子值钱了,他们就用到采砂这块了。  我们干嘛不把他赶走,主要考虑到这些船都是当地村民拥有的,如果我们不允许他们在这个标段里开采,可能会引发更大的矛盾。

  梁继荣认为,近年来,建筑业的发展带动了市场对河砂的需求,利益的驱使强化了无证采砂和盗采者的动力,执法监察往往惊心动魄。

  梁继荣:他如果晚上要出去盗采河砂,他肯定在沿线布好眼线,先盯住我们这条执法船,就像人盯人那样。有一次在我们西江,刚好发现一条盗采的沙船,当我的执法船靠近的时候,他马上就跑,边跑边把沙子卸进河里面,但是我们也不能够靠的太近,毕竟我们的执法船小,他的船大,大概追了有7公里,他基本把沙子全部卸完了,然后马上一个180度的转弯,如果我们的执法船当时靠的近,被打翻的可能性都是有的。

   采砂收益有限、河砂资源减少 船主感觉被套牢

  梁继荣介绍,一条采砂船的造价从100万元到超过1000万元不等。那么,这些桂江的采砂船主们在河砂市场中到底能分得多大的一杯羹呢?附近村民介绍当地河砂价格:

  村民:我们家里要建房子,买沙子很贵啊,现在要100多块了。

  河砂收购商在码头的收购价现在是105元一立方米。这个价格减去10块钱的码头费就是运沙船主的到岸销售价:

  销售方:现在卖到90,95一方,太高了,我们的客户都接受不了。

  除去每方30元左右的运费和被公司收去的每方35块钱的“管理费”,采砂者的收益已经不多。

  船主:我们打沙船打上来的,一方卖60块,有河砂公司来收费,他们得35块,我们才得25块。

  这25块钱里还要包括沙船燃油费、机械磨损费和工人的工资。而随着桂江河砂资源日渐减少,有船主觉得自己被套牢了。

  船主:40方已经捞了3天了,如果有沙的情况下,三天可能有500方是肯定有的。整个河段,从梧州上来,都已经挖过了,这个河段没有哪个地方没有捞过,现在资源都没有什么了,现在我们捞的已经是第三遍或者是第四遍了,那个河砂公司要这样搞的话,我们也不知道怎么办,如果你不做的话,投资这么大,那就是废铁一堆了,那就更加亏。

  还有些船主干脆把船搁浅在岸边,开工亏本,卖船也是亏。

  船主:我的船都是贷款买回来的,我们都没办法了,停航了,我们要请人,要维修,要烧油,有的人亏本都把船卖掉了。

  记者:你的船没有卖?

  船主:昨天晚上还有打电话来,给10万,卖了也是亏。

  广西梧州的采砂生态或许只是一个缩影,市场如何规范,制度是否健全,留给人们的不仅仅是一声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