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油土地确权“秘笈”推动释放土地发展活力——
9月22日,省地质工程勘察院的工作人员再次来到江油,经过前期的航空摄影、野外测绘和现场确认等环节后,他们此次的任务是将地块信息制成矢量线划图。“这是土地纠纷的最终依据,对未来的土地流转经营至关重要。”省地质工程勘察院副总工程师吴达银说。
土地确权工作千头万绪,耗时良久,而在江油今年启动的35个乡镇、96.3万亩耕地的确权工作中,仅大半年时间就完成航空摄影和现场确认两项任务,全部工作将在年内完成。江油土地确权工作快速推进并推动释放土地发展活力的奥秘在于:启用了航空摄影的高科技手段,实行了“3人小组”的新机制。
秘笈一:航空摄影节省60%经费
确权登记的首要任务是摸清土地信息,厘清界线。2011年4月,江油被确定为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50个试点县之一。当时一些试点地区采取的是实地测量法,仅平原地区一亩地的确权成本就需 200元,而江油90%的地区为山地和丘陵,40个乡镇、107万亩耕地仅测绘费就是很大一笔资金,且丘区地势起伏,测绘效果也将打折扣。
江油将目光转向“空中”,选择航空摄影进行测绘。如天气晴好,航空摄影一天可完成500-700平方公里的拍摄任务。目前,已完成107万亩耕地的航拍任务,平均每亩确权成本约31元,至少节约60%的经费。
通过航空摄影还减少了纠纷。在上世纪80、90年代土地承包过程中,很多地方没有卷尺,只能用竹竿测量,误差大且受很多人为因素干扰,实际地块面积往往不准确。拿着1:1000的高清航拍照片,再到现场与农户确认地块边界,航拍照片清清楚楚,村民们心服口服,少了很多扯皮现象。
秘笈二:
“3人小组”就地化解纠纷
经过探索,江油总结出土地确权的9个步骤,航摄像控、野外调绘、权属确认、内业建库、公告公示、改错补漏、签订合同、建档立卷、登记颁证,一环紧扣一环。
在权属确认环节,要采取“户户见面、一一签字”方式现场确认地块信息。经过多年的婚嫁、分家等调整,地块之间权属纠纷不少。针对这种情况,江油在每个村(组)组成一个“3人小组”,与专业测绘队、当事农户一起参与地块确认工作。“3人小组”的成员是:一名村主任或组长、一名由村民推选出的德高望重的老人、一名表达能力较强的村民代表。
在大堰镇南河村1组进行确认现场时,一户三兄弟分家后,在土地分割上有摩擦。上世纪80年代曾任人民公社工分记录员的白明春很快就化解了矛盾。“测绘人员懂技术,但他们不懂地块的历史沿革,如果我不说清楚变化,他们就会扯个没完。”白明春说。在“3人小组”的协助下,全村2108.31亩耕地,不到一周就基本确认完毕。
土地确权登记后如何发展?南河村已选好学习“模板”——10多公里外的新安镇通过土地流转建起2.31万亩特色水果产业基地,不仅引来1.6亿元投资,还带动村民自筹6000万元发展产业。“确权登记后土地才真正成为资源,许多发展计划也才成为可能。”南河村村支书白明林说。
目前,江油已发放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5笔共400万元,同时正加紧完善产权交易服务体系,为激活土地资源保驾护航。
绵阳市委常委、江油市委书记李江:
江油将全面贯彻全省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会议精神,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确立民权、激活民权。实施“七权同确”,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真正让农村土地资源、农村资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村金融、农村劳动力资源、农村流通、城乡良性互动机制活起来;加快整合涉农服务机构,组建综合性服务平台,将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土地挂牌流转、土地收益评估、贷款风险补偿与清算、农村产权交易等服务内容放在一个平台里,变“一站式”服务为“一条龙”服务,使平台的引导、支持、规范、监管、服务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二是强化基层、打牢基础。加快“活乡强镇”改革,实施行政管理放权、财政管理放宽、人员管理放活;加快“幸福美丽新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 “乡村小康工程”;加快构建乡村现代治理模式,实施“单元化联户共建共享”工程;按照“重品行、重实干、重公认”标准,选派递进培养的优秀年轻干部到乡镇、村组任(挂)职,“墩墩苗”,“接地气”,长才干,促发展。
三是塑造品牌、唱响品牌。大力实施 “品牌兴农、商标富农”战略,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积极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塑造在全国、全省叫得响融入李白文化的 “江油造”品牌商标,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努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现代化水平,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