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将在全国10余个区域中心城市开展“2017川货新春大拜年”活动

17.01.2017  19:02

  
  

   开栏语

  欢快的锣鼓敲起来,火红的春联贴起来……鸡年新春的脚步慢慢临近,家中的父母已备好年货,在外的儿女已买好车票,再冷的寒风也阻挡不住对新年的期盼。新春将至,四川日报从即日起开设《新春走基层》专栏,各路记者将进农村、进社区、进工厂、进学校,带来最鲜活的现场和声音,分享最热切的祝福和期待,触摸巴蜀大地最强烈的发展脉动和新春新貌。敬请关注。

  过年,对中国人来讲是件大事,办年货自然马虎不得。即便到了物质丰富的消费时代,以传统食品为主的年货,也能为企业贡献全年3成以上的销售额。

  四川的年货,除了本地销售外,如今也瞄准了省外市场甚至海外市场。新年伊始,四川省政府在全国10余个区域中心城市同步开展为期两个月的“2017川货新春大拜年”活动。年货出川,拥有哪些新通道?年货出川,带来哪些启示和反思?让我们来听听这些年货的故事。

  一块腊肉的故事

  这不是一块传统腊肉,而是一块通过互联网将年货价值放大的腊肉。它不仅在春节前卖给客居异乡的四川人,更在一年四季卖给通过大数据分析找到的消费常客

  1月14日早上8:00,眉山青神县城。四川杨大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田盛爽拉开仓库卷帘门,堆积如山的腌腊制品便出现在眼前。

  为应对元旦春节暴增的订单,仓库赶在去年10月就建好了,春节备货也同步启动。这个1000平方米的仓库在小县城并不多见,但像雪片一样飞来的订单,还是让仓库时刻面临爆仓的压力。今年,公司参加了天猫平台的年货节活动,“最高峰的时候一天能接将近3万个订单,比日常销售量翻了10倍。”田盛爽说,新建好的仓库装不下,他们只有租用3个总面积近500平方米的备用仓库。

  年货销量占到了该公司全年销量的2/5,杨大爷公司十分看重春节这个节点,备货在国庆后就开始启动。持续3年的积累,其年销量从最初的500万元飙升到如今的2000多万元,拿下全网川味腌腊制品销量冠军。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传统食品大多卖的是情怀。家乡的味道,其消费群体和消费半径相对有限。杨大爷公司6成客户是在外川人,消费者有5成集中在北上广江浙一带。公司另外4成的量,来自哪些消费群体?

  淘宝网的“麻辣香肠”产品有数千种,可统计的黄钻级店铺就有162家,杨大爷公司如何在浩如烟海的店铺中吸引消费者,并让其买单?淘宝四川馆馆长刘渊说,四川馆有500家店铺,经营着1000多种品类,杨大爷公司的特点,是将新型供应链的整合玩到了极致。

  杨大爷公司团队平均年龄27岁-28岁,核心管理人员有计算机专业背景。他们经过大数据分析发现,75%的川味腌腊制品的消费人群为25岁-45岁的女性,“数据分析结果让人意外。”杨大爷公司董事长杨虎举例,射手座的人腌腊制品吃得少,而处女座、金牛座是消费常客。公司瞄准星座客户人群做产品开发和推广,广告投入与回报比达到1:8。香肠腊肉的消费旺季一般在冬天,厂家过了元宵节便不再生产,一年流水线的闲置期长达8个月。但通过大数据匹配精准找到了消费常客,与杨大爷公司合作的厂家淡旺季被打通,全年都有了生意。

  为吸引年轻消费群体,杨大爷公司去年率先使用卡通娃娃包装,通过创意设计将品牌认知拟人化。刘渊说,品质加上创意,赋予了产品独特性,从而提升了产品附加值。杨大爷公司系列腌腊制品一斤最高售价60元,比普通产品贵1倍以上,但依然供不应求。“每周都有厂家送来样品,希望加入杨大爷公司的供应链。

  一盒春见的故事

  一个货柜的春见出口到新加坡,风光的“走出去”背后,却有很多的无奈。年货出川的新渠道,还有待更多更深入的挖掘

  漂洋过海半个月,四川百绿天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一个货柜的春见(杂交柑橘品种),终于在1月上旬抵达新加坡。这也是百绿天成首批出口货物。春节期间上市有好彩头,加上品质上乘,这批产自四川的春见在南洋备受追捧——两个凑成一个礼盒,售价将近40元人民币。

  企业总经理杨兴智认为,这一切皆是机缘巧合。“一位出口贸易商碰巧寻找好产品,到基地考察了两次,事就成了。”出口新加坡之前,产品经过了300多个农残检测,国内只需50多个。

  哪怕是符合国际标准的好产品,杨兴智发现,想进国内主流商超还是很难。春节前他对接了好几家大型商超,合作最后都悬在半空。

  拓展市场,无非进超市或开专卖店两种形式。但进超市,杨兴智面临的问题很具体:进场费、摊位费和宣传费等高门槛,资金回笼周期至少一个半月。开专卖店的成本也不低:在北京开一个30平方米-50平方米的农副产品独立专卖店,每年需补贴租金、运费、人力成本等费用50万元以上。专卖店经营农副产品还有一个普遍问题:保质期短且损耗高,加之电商冲击,实体专卖店以亏损居多。

  鉴于此,杨兴智情愿“按兵不动”,按原来的方式,与批发市场的经销商合作,没有任何门槛,现场结算,快进快出。此外,就是把春见卖到新加坡去。

  省商务厅厅长刘欣认为,企业的担忧,表面看是门槛高、成本高的问题,实际折射出目前大多数川企依然重生产轻营销,整体存在终端产品少、品牌产品少、大企业少、产品附加值低和美誉度低、市场占有率低等“三少”“两低”情况。

  省商务厅副巡视员计小帅进一步说,由于四川消费产品结构的关系,四川年货以吃为主。其在全国年货市场中的占比,与川货在全国消费品市场中的比例相当——不足5%。

  品牌和供货能力,是大型连锁超市采购产品的重要考量。目前,除了几瓶知名白酒,休闲食品等高频消费品,少见全国知名的四川品牌;大多数川企由于规模太小,无法提供充足、稳定的货源,导致进场销售较难。部分在“川货全国行”活动中签约的供销合同,由于无法稳定供应,出现了履约困难。

  如何让四川的优质产品,找到更广阔的市场?

  广货闯市场的经验,值得借鉴。2009年,广东省政府实行“广货北上”计划,除了搭台举办上百场展会活动之外,政府还在两件事上重点着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学习浙江义乌小商品城在全国建市场的模式,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建“广东商品城”,并为数以万计的中小企业提供金融、人才、渠道、品牌、设计等服务,整体提升了广货市场竞争力。

  川货出川新渠道,在省级层面已在酝酿。

  省商务厅表示,下一步我省将重点推动四川名优特新产品进商场、进超市、进市场、进平台,通过补贴等形式,鼓励“四川造”抱团在国内大型商超和批发市场设四川名优特产专柜,引导企业持续提升生产规模和运营能力。省农业厅副巡视员赵勇透露,正酝酿推动农业龙头企业或专合组织,组建特色农产品联盟,通过市场的力量,统一标准、价格,将同类同质农产品整合起来,统一营销和品牌。通过抱团出击,解决农产品出川的渠道和品牌问题。

  一盘豌豆尖的故事

  为凑齐华北川菜馆里的一顿年夜饭,眼下,围绕豌豆尖展开的高效供应链管理,正在京川之间紧张测试着。这也是将川菜馆密集的消费人流转化为四川特产现金流的尝试

  过年必吃年夜饭。截至1月15日,眉州东坡酒楼在北京、河北地区的130多家门店,除夕当天17:00—19:00时段的年夜饭,已被预订一空。今年酒楼推出的年夜饭菜单中,以豌豆尖为食材的菜品有好几个。其中,清炒豌豆尖、豌豆尖蒸饺最受欢迎。

  豌豆尖为何出现在华北地区川菜馆的年夜饭菜单上?北京四川企业商会会长、眉州东坡集团董事长王刚说,豌豆尖是四川最娇嫩、最金贵的蔬菜,代表着健康、生态的饮食取向。同时,他们希望做一个尝试:以最快的速度将最易损的四川蔬菜送到外省消费者口中,倒逼供应链进行整合,为生鲜农产品出川蹚出新路来。

  据省农业厅统计,川果出川比例占了50%,蔬菜占比将近30%。在北京西南方向的丰台区,有当地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新发地,已有200多种四川果蔬入驻。但生鲜极易损耗,产品到北京大多靠陆运,三五天下来,损耗率高达30%-40%。“那就空运!”为凑齐这顿年夜饭,眼下,围绕豌豆尖展开的高效供应链运营,正在京川之间紧张测试着。

  1月15日早上6:30,眉山东坡区思蒙镇梯子口村豌豆尖基地。天未亮,四川东坡味道农业公司总经理陆阳便来到田间,此时100多个农户组成的采摘团开始作业。东坡味道是眉州东坡集团旗下农业公司,通过政府牵线搭桥,东坡味道在这里发展了2000多亩采购基地,在当季能满足每天0.5万公斤的豌豆尖供应。东坡味道的选材极其苛刻,不仅要事先测试土壤的重金属和蔬菜农残情况,在采摘过程中,菜茎多长,留几片叶子,都有严格标准。

  在豌豆苗上掐尖,是一项庞杂的工作。凑够0.5万公斤时,陆阳掐表一看,已快到下午3点。菜农们就地装箱,并送至保鲜库,在室温3℃-6℃下用泡沫箱分装、密封。随后,三辆厢式货车将其中的4000公斤豌豆尖装箱运到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赶上下午4点左右的川航3U8895班机——由于是规模化采购,眉州东坡集团已与川航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以优惠的价格,定点定时定线定量运输。晚上11点,豌豆尖便送到了眉州东坡在北京的物流中心。“每一步流程都按标准化操作,才能让豌豆尖坐上飞机。”陆阳说,次日凌晨3点,菜品已送到100多个门店,此时,豌豆尖还沾着清晨在四川田间采摘时的露珠。

  东坡味道收购的豌豆尖单价是7.6元/公斤,比市场价高出20%以上;空运的物流成本高达3.0元/公斤,旺季4元,0.5公斤豌豆尖的成本价约6元,账算得过来吗?“完全可以。”按王刚的说法,一份清炒豌豆尖在餐厅卖38元,身价翻了10倍。此外,由于农餐对接缩短了田间与餐桌的距离,中间砍掉30%-40%的流通成本,农民自然也可以得到更多的回报。

  王刚说,今后每一个季节都会遴选一种四川特色食材,通过推广食材做大川菜市场。

  由此,以川菜为纽带,形成了川货出川的新产业逻辑:酒楼有现成物流体系,餐馆就是现成的消费终端,可以此带动四川果蔬、调味品等食材销售。事实上,眉州东坡每年在川采购的食材已不下5亿元。

  据北京餐饮协会统计,川菜在当地市场占有率达到43%,涌现了一批年产值10亿元-30亿元的川菜企业。川菜以其价廉物美,每年吸引了10亿人次的消费。省政府驻北京办事处负责人表示,如何将川菜密集的消费人流转化为四川特产的现金流,促进川菜、四川特产的深度融合,值得深度考量。(王林 记者 曾小清 制图 卢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