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宏观经济稳健开局

21.02.2017  22:39
核心提示:农历春节刚过不久,宏观经济层面传来不少令人欣喜的讯息。
                            农历春节刚过不久,宏观经济层面传来不少令人欣喜的讯息。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显示,CPI环比上涨1%,同比上涨2.5%;PPI环比上涨0.8%,同比上涨6.9%。业界专家普遍认为,这些数据表明经济正在逐步回暖。


 

  从一些特定的区域看,情况亦是如此。在对经济波动较为敏感的浙江省,最新数据显示,到2016年末,该省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率下降了0.2个百分点,此前不良贷款“重灾区”温州的不良率降幅更是达到1.12个百分点。


 

  重磅数据捷报频传的背后,是近年来针对过去经济发展中的诸多问题所采取的一系列举措正在发挥作用,深化改革的效应开始不断显现。


 

  稳住银行业资产质量


 

  很多人还清晰记得,2011年底温州金融业受民间借贷风波和企业“两链”所累,区域内银行业的资产质量急剧下滑,2014年区域内不良率最高上升至4.68%。当时各种负面消息弥漫在温州金融业。


 

  “这几年下降的势头还是很明显的,2014年和2015年,温州的不良率都是全省最高,到了2016年底已经到中等位置。虽然还高于全省的均值,但差距已经从前一年的1.45个百分点缩至0.57个百分点。”温州一位接近监管机构的人士表示。


 

  “不良率迅速回落的背后,是前所未有的处置力度。包括温州金改,多举措处置不良资产,通过债转股和帮扶企业渡难关等手段,"政、银、企、法"多方联合稳住当地的金融经济形势。”温州一家金融机构的负责人对《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表示。


 

  据悉,一系列举措的成效在2015年其实已经开始有所显现。当年温州共处置不良贷款405亿元,到年末,全市不良贷款余额291亿元,比2015年初下降9亿元,不良贷款率3.82%,比2015年初下降0.27个百分点,成为当年浙江省内唯一实现不良“双降”的地级市。2016年温州的不良贷款额净下降约74亿元,占到浙江省不良贷款净下降额的90%左右,为全省应对经济周期的波动提供了不少可以借鉴的经验。


 

  除了妥善处理已经暴露风险、形成不良的资产。为了稳定当地的经济、金融环境,浙江银行同时高度关注那些所谓的“僵尸企业”和“问题企业”,根据企业面对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使总体情况尚可的企业渡过难关,问题严重的企业平稳退出。


 

  “截至2016年10月末,浙江全省合计处置"僵尸企业"546家,化解银行不良资产296亿元。”近期,浙江银监局局长熊涛在银行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作如是表述。


 

  熊涛指出,浙江银监局正在稳妥有序推进“僵尸企业”的退出工作,包括指导辖内银行机构通过逐户深入排查、主动对接地方政府等方式列出“僵尸企业”名单;在动态监测中,对符合条件的“僵尸企业”成立债权人委员会(债委会),债权银行共同决策、一致行动、科学分类,灵活统筹运用司法重整法、破产清算法、资产收购法和企业兼并法等系列方法,一户一策制定融资化解方案。


 

  熊涛进一步指出,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建立债委会制度在很大限度维护了债权人合法权益,同时对企业也实现了稳定预期、稳定信贷、稳定支持的效果,尽量减少对区域经济产生负面冲击,防控好金融风险。


 

  据悉,近年来,浙江银监局选择以债委会为支点,提出“困难企业帮扶+僵尸企业出清”和“促帮扶+维债权”相结合的“1+1”工作思路,即原则上选择“三家以上债权银行、且贷款余额合计3000万元以上”的困难企业和“僵尸企业”组建债委会,由债委会牵头与政府、司法部门开展对接,对退出的企业,做好与破产程序中债权人会议和破产管理人的有效衔接;对需要帮扶的企业,督促自救。


 

  与此同时,在帮扶困难企业方面,熊涛介绍,通过开发设计相关系统模型,浙江银监局每月在18万家企业中筛选、监测信贷风险数据,并根据信贷逾期和担保的严重程度,划分扶持类、挽救类、退出类三大类型。目前已采取帮扶措施的企业有6500多户,经营初步稳定的企业有1500多户。


 

  实体经济趋势向好


 

  在处理好问题、稳住局面的同时,实体经济本身的发展态势亦有向好的趋势。


 

  对于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CPI和PPI数据,多位业界专家认为,两项数据的小幅上涨,与经济企稳回暖有很大的关系。同时,PPI的回升会有利于企业盈利改善。


 

  专家们普遍认为,在过去几年,我国在去产能、调结构、促转型方面推进的一系列改革,尤其是民生建设、扶贫攻坚等任务的强力推进,给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多推动力。


 

  近日,国家发改委对外公布消息称,2016年249万人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已全部完成,今年我国计划易地扶贫搬迁340万人。在此过程中,各地均投入了大量的资金。


 

  据记者了解,在多个易地扶贫搬迁任务较重的省份,作为易地扶贫搬迁的一大重要资金来源,农业发展银行在当地的信贷投放均有较为显著的增加,给扶贫提供了坚定的资金保障。


 

  同时,财政部指导督促有关省份调整地方政府债务结构,“十三五”时期安排约1000亿元作为项目资本金注入各省易地扶贫搬迁投融资主体,主要用于规划范围内建档立卡搬迁人口住房建设,以及包括同步搬迁人口在内的安置区配套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截至2016年12月底,各地已发行地方政府债717亿元,占“十三五”时期用于易地扶贫搬迁地方政府债控制规模的64%。


 

  最新公布的金融数据也从一定程度反应出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的判断。人民银行最近公布的《2017年1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2.03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加1.56万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增加了1.52万亿元。


 

  有专家认为,这表明,商业银行对实体经济投放贷款的意愿已经越发强烈,资金开始逐步流向实体经济。更有学者认为,企业贷款大幅增加,既反映了近期经济企稳、实体经济贷款需求回升,也反映了MPA(宏观审慎评估)考核机制下信贷投向结构正趋于调整和优化。


 

  具体到机构看,恒丰银行杭州分行数据显示:2017年1月,该行表内公司类贷款投放583277.57万元,同比增加177275.96万元,增幅43.66%。按行业投向来看,主要以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和建筑业为主,其中制造业158561.07万元,同比增加54041.46万元,增幅51.7%;批发和零售业219446.5万元,同比增加149064.5万元,增幅211.79%。


 

  寻求信贷新投向成共识


 

  记者对业内人士采访时发现,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积极寻找“新信贷”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


 

  “绿色”作为政府“十三五”规划中“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对于金融行业而言,“发展绿色金融,设立绿色发展基金”已经被列入“十三五”规划,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


 

  数据显示,在未来5年中,我国绿色产业的年投资需求在2万亿元人民币以上,而财政资源只能满足10%-15%的绿色投资需求,大量绿色投资来源于社会资本。这意味着,绿色金融的发展将为金融机构提供巨大的蓝海市场。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对支持绿色产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持续扩大。


 

  2017年各金融机构结合当地产业发展情况和环境治理现状,创新推动金融工具和金融服务,加大对绿色产业信贷等“新信贷”投放力度。


 

  除此之外,普惠金融和“三农”领域也是金融机构信贷比较偏爱的新投向。


 

  以农业银行为例,去年以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领域成为其重要的信贷投放点。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末,农行的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已累计投放1.08万户、26.15亿元,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已累计投放8695户、14.47亿元。


 

  同时,农行以县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和优势产业集群、90个县域“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为重点,建立重大营销项目库,全面推动县域产业转型升级。目前金融服务已覆盖318个县域优势产业集群的5万个企业。


 

  对于中小银行,普惠金融的客户群体则是其信贷关注的重点。


 

  “凡是符合"有劳动能力、有劳动意愿、无不良嗜好"这"两有一无"的农民和市民,都是泰隆普惠金融潜在的惠及对象”。浙江泰隆商业银行普惠金融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为这一人群提供可持续的特色金融服务将是今后泰隆银行资产业务的另一大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