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市场主体发展报告7期

25.10.2013  17:36

 

7

 

  2013年7月10日

 

2013年上半年四川省内资企业发展报告

 

今年上半年,全省工商系统各级企业登记管理机关立足职能,积极拓宽政策空间,优化服务机制,主动服务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促进全省内资企业平稳发展。

一、上半年四川省内资企业基本情况

全省内资企业总体户数平稳增长,注册资本(金)加快增长,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13年6月底,全省实有内资企业(含分支机构,下同)600546户,比去年同期增加26483户,同比增长4.61%;全省实有内资企业注册资本(金)23373.2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727.13亿元,同比增长18.97%。其中,实有公有制企业143797户,同比降低3.65%,公有制企业注册资本(金)14079.41亿元,同比增长15.15%;实有私营企业456749户,同比增长7.52%,私营企业注册资本(金)9293.86亿元,同比增长25.27%。

今年上半年,新登记内资企业的户数和注册资本(金)都高于去年同期水平,新登记内资企业41366户,比去年同期增加3239户,同比增长8.5%;新登记内资企业注册资本(金)1406.0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78.35亿元,同比增长36.81%。其中, 新登记公有制企业4543户,同比增长10.27%,注册资本(金)523.47亿元,同比增长24.88%;新登记私营企业36823户,同比增加8.28%,注册资本(金)882.59亿元,同比增加45.03%。

 

2013 年上半年与去年同期内资企业户数、注册资本对比情况   (单位:户、亿元)

项 目

2013年

2012年

同比

户 数

注册资本

户 数

注册资本

户数 (%)

注册资本(%)

(户)

(亿元)

(户)

(亿元)

期末实有

合计

600546

23373.27

574063

19646.14

4.61%

18.97%

公有制

143797

14079.41

149242

12226.98

-3.65%

15.15%

私营

456749

9293.86

424821

7419.16

7.52%

25.27%

本期登记

合计

41366

1406.06

38127

1027.71

8.50%

36.81%

公有制

4543

523.47

4120

419.17

10.27%

24.88%

私营

36823

882.59

34007

608.54

8.28%

45.03%

 

二、2013年上半年公有制企业基本情况

公有制企业总量减少、实力增强。截至6月底,全省实有公有制企业143797户,比上年同期减少5445户,降低3.65%;注册资本(金)14079.4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852.43亿元,增长15.15%,企业实力进一步增强。其中,期末实有国有企业23114户,比上年同期降低5.17%,注册资本(金)1136.84亿元,比上年同期降低0.89%;集体企业38753户,比上年同期降低13.78%,注册资本(金)176.72亿元,比上年同期降低4.96%;公司制企业74674户,比上年同期增长7.17%,注册资本(金)12650.6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6%;其他企业7256户,比上年同期降低29.14%,注册资本(金)115.16亿元,比上年同期降低15.6%。

 

2013 年上半年与去年同期公有制户数、注册资本(金)对比表 (单位:户、亿元)

 

2013年上半年

2012年上半年

同比

 

户 数

注册资本

户 数

注册资本

户数  (%)

注册资本(%)

(户)

(亿元)

(户)

(亿元)

合计

143797

14079.41

149242

12226.98

-3.65%

15.15%

国有企业

23114

1136.84

24374

1147.08

-5.17%

-0.89%

集体企业

38753

176.72

44949

185.95

-13.78%

-4.96%

公司

74674

12650.69

69679

10757.50

7.17%

17.60%

其他

7256

115.16

10240

136.45

-29.14%

-15.60%

 

三、公有制企业发展特点

(一)公司制企业发展稳定

公司制企业成为公有制企业投资的主要方式,今年上半年公司制企业发展户数和注册资本(金)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0.74%和24.81%,充分显示出公司制企业的发展势头。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所占份额不断下降,而公司制企业以其产权明晰,权责分明,融资方便等特点,符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已成为企业投资的主要方式。公司制企业在保持稳定发展速度的同时,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竞争力明显提高,逐步走向专业化发展道路。近年来,国有、集体企业经过改制、改组、改造,使资本成功参与到了公司制企业中去,通过有效重组和有效配置,实现了资本最佳,企业资本构成也日趋合理。

 

 

(二)三次产业发展向好

我省三次产业蓬勃发展,产业结构继续调整,从新设内资企业的产业类型分布上看,三产呈“三二一”排列,产业比例进一步优化。第一产业新登记公有制企业79户,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5.4%;新增注册资本(金)1.78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降低43.08%。第二产业新登记公有制企业873户,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3.67%;新增注册资本(金)182.68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72%。第三产业新登记公有制企业达3591户,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9.18%;新增注册资本(金)309.83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9.42%。

 

三次产业新设户数、注册资本(金)同比表 (单位:户、亿元)

项目

户数

注册资本(金)

2013

2012

同比

2013

2012

同比

第一产业

79

63

25.40%

1.78

3.13

-43.08%

第二产业

873

768

13.67%

182.68

106.21

72.00%

第三产业

3591

3289

9.18%

339.01

309.83

9.42%

 

(三)行业总体向好,发展稳定

从国民经济行业户数来看,与上年同期相比,新登记的行业户数有8个呈增长态势,占行业总量的84.37%。其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采矿业、批发和零售业、农、林、牧、渔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建筑业这6个行业同比增长幅度超过20%,创业活动最为活跃。我省根据经济发展的现状和未来市场的趋势,确定四川以电子信息业、水电业、机械冶金业等为支柱产业。今年上半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新登记户数和注册资本(金)都实现了双增长,户数同比增长40.98%,注册资本(金)同比增长164.05%。近几年,以水电为主的电力开发成为支柱产业,投资硬环境得到极大改善。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上半年新登记企业50户,户数增幅略有下降,但新增注册资本(金)122.15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611.61%。新登记的行业户数有4个行业降幅超过50%,占行业总量的3.9%,分别为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其他业、教育业。

 

2013 年上半年与去年同期 不同行业新登记公有制企业户数情况  单位:户

 

2013年上半年    新登记户数

2012年上半年     新登记户数

同比增速

总  计

4543

4120

10.27%

农、林、牧、渔业

79

63

25.40%

采矿业

40

29

37.93%

制造业

171

173

-1.16%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50

60

-16.67%

建筑业

612

506

20.95%

批发和零售业

1447

1144

26.49%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80

110

-27.27%

住宿和餐饮业

62

55

12.73%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172

122

40.98%

金融业

408

376

8.51%

房地产业

166

187

-11.23%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013

814

24.45%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158

348

-54.60%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15

19

-21.05%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45

62

-27.42%

教育

1

5

-80.00%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6

8

-25.00%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7

36

-52.78%

其他

1

3

-66.67%

 

从国民经济行业注册资本(金)来看,与上年同期相比,有11个行业呈增长趋势。其中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涨幅均超过65%。表明这4个行业对资本的吸引力最大,占新登记注册资本(金)总量的26.85%。

 

 

2013 年上半年与去年同期 相比不同行业的公有制企业新增注册资本(金)情况 

(单位:亿元)

 

2013年上半年    新登记注册资本

2012年上半年    新登记注册资本

同比增速

总  计

523.47

419.17

24.88%

农、林、牧、渔业

1.78

3.13

-43.08%

采矿业

5.22

6.25

-16.46%

制造业

25.87

42.25

-38.78%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122.15

17.17

611.61%

建筑业

29.43

40.54

-27.40%

批发和零售业

44.90

32.95

36.24%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7.39

4.10

80.15%

住宿和餐饮业

0.54

0.39

37.99%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10.53

3.99

164.05%

金融业

64.62

63.18

2.29%

房地产业

36.49

28.84

26.54%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59.39

156.02

2.16%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9.41

14.96

-37.14%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4.47

4.11

8.87%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0.55

0.43

27.93%

教育

 

0.06

0.00%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0.24

0.32

-23.46%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0.49

0.29

66.28%

其他

 

0.18

0.00%

 

四、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今年上半年,我省内资市场主体总量稳步扩大,结构持续优化,实力不断增强,但在当前国际经济持续低迷和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复杂形势下,如何充分激发我省各类经济主体的作用,显得尤为迫切。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为此建议全省工商系统各级企业登记管理机关做好服务,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坚持树立“宽进严管”的理念,坚持行之有效的制度、机制、措施,全面提高工作效能,努力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工商作用,以制度保障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企业处:傅钰杰)

 

 

 

 

 

 

 

 

 

 

报: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国家工商总局。

送: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省商务厅,省招商引资局,省统计局,

省工商联。

省工商局领导。

发:省工商局各处、室、分局、总队、省属事业单位。

                                 

四川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办公室        2013年7月10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