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四川经济发展实现:改革开放新活力

21.12.2013  16:12

  23.1%——这是今年前11月,我省民间投资的同比增速。这一数据,较同期全社会投资增速高出6.3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比重达到56.2%,比去年同期高出2.9个百分点。

  21.6%——这是今年11月,我省外贸进出口总额的同比增速。当月,全省单月进、出口值双双创下历史新高。

  如果我们把视线拉回到一年前举行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数字或许成为最好的注脚。会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与活力。其中,“放宽市场准入,破除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障碍”被作为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重墨描述。

  一年过去,答案已然清晰:向改革要活力,以开放促发展。

  创新突破,内生动力闯出来

  2013年,内江市中区太平寺村启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他们按照承包土地股权化、集体资产股份化、农村资源资本化的办法,将村里的山平塘、集体建设用地、广场等全部集体资产和建设用地,作价入股,组建集体资产经营管理公司。在此基础上,引进城市工商资本,合伙组建新企业,统一经营管理,发展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业。

  试营业不到一年,新公司的营业收入就达400多万元,当地每一个村民,都有望在今年春节前拿到一份分红。在此带动下,今年,太平寺的人均年收入有望突破1万元,比周边村高出1300多元。

  将沉睡的资产唤醒,从内至外激发出农村的内生动力,内江不是第一个“吃螃蟹”。作为国家级试验区,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已进入第十个年头,在其引领下,今年我省加大了农村产权改革力度。截至目前,全省已有89个县(市、区)开展试点,基本完成3136个组的承包地确权登记工作,涉及18.2万农户。

  在此基础上,土地流转、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一系列举措开始紧锣密鼓地展开,土地开始解冻,农业的内生动力被大大激发。今年前三季度,全省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与此对应,农民人均现金收入7012元,增长12.8%,比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3个百分点。

  创新突破,激发内生动力,城市与乡村并驾齐驱。川东北重镇南充,城镇化和工业化双双高歌猛进,燕京啤酒、潮州三环、中盐银港、上海绿地等项目相继落户。

  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资金、土地是关键,即要解决钱从哪里来、地从哪里出。钱从哪里来?南充的做法是,进一步创新投融资机制,通过向上找、银行贷、社会引等多元化投入渠道,采取BT、BOT等方式吸引更多社会资金参与项目建设。地从哪里出?南充坚持“向内”用功,加大清理闲置用地和盘活存量土地力度,推进集约节约用地。截至目前,全市已回收2200多亩闲置低效用地。

  作为全国唯一获准设立的资源开发综合利用试验区,攀西国家级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自今年批准设立以来,一改过去单纯要政策、要优惠的做法,向改革要动力:为解决用地短缺的难题,当地在全省率先启动采矿用地方式改革试点;为促进找矿突破,当地向民营企业敞开大门,降低准入门槛,鼓励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开展试验区的风险找矿;为吸引更多投资参与当地开发,打造投资洼地,当地出台规定,在试验区实行电力用户和发电企业直接交易的直购电试点……一系列改革举措之下,攀枝花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顺利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