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资阳干部扶贫 173个贫困村蝶变
(四川日报记者 段玉清)10月下旬,刚刚给家里的6亩儿菜施了二道肥,简阳市雷家乡宰龙坳村的马勋科就为儿菜的丰收做准备了。
“雷家乡的儿菜越来越有名,也越来越好卖。”马勋科说。2012年,在宰龙坳村专职驻村干部张胜的带领下,马勋科将自家6亩地改种成儿菜。“原来一亩地只能收入四五百元,现在增加到了两三千元了。”
受产业结构调整影响,最近几年,宰龙坳村人均收入不断增加。2013年宰龙坳村村民人均收入达5000元左右,比2012年同期增加100%以上。
宰龙坳村只是资阳新一轮“三村扶贫行动”173个贫困村的缩影。2009年6月以来,资阳立足贫困村落后现状,实施了领导联村、部门帮村、干部驻村“三村扶贫行动”。2012年5月,新一轮“三村扶贫行动”启动实施。173名资阳各级机关干部走进贫困村,肩负起“扶贫帮困”的使命。
完善基础设施 新改建道路308.4公里
“路通了,家里种的东西好卖得很。”刚过了收获季,简阳市云龙镇宝坡村村民晋华贤就尝到了修路带来的好处。
长期以来,宝坡村路不通、用水难、产业差,人均收入仅3611元,是典型的贫困村。新一轮“三村扶贫行动”启动后,宝坡村获得了脱贫致富的强大动力。
联系该村的资阳市委农工委,下派干部唐致朋驻村蹲点帮扶。刚到任,唐致朋就走村入户,了解民意,制定了《三年扶贫规划》和《年度帮扶计划》,确定了涉及道路、水利等7大类项目,总投资1440万元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计划。
有了计划,首先要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唐致朋积极争取各级部门和联系领导支持,为该村争取项目资金231万元。此外,还根据不同组的受益情况,分类制定筹资标准,确定差异化筹资比例。2周内,宝坡村便筹齐744.8万元集资款,确保所有项目顺利启动。目前,宝坡村总共硬化组道2公里、入户路5.34公里,整治塘堰8口、拦沟渠3处,新建蓄水池19口、输水管道2.72公里,完成聚居点共72户新房建设。
宝坡村只是扶贫村基础设施变化的一个缩影。两年来,资阳共向扶贫村投入资金3.51亿元,新改建通村通组道路308.4公里、水利设施2035处,危房改造1816户。
调整产业结构 农民人均纯收入5833元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雁江区南津镇斜石板村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但一组数据却让资阳市审计局下派干部李光建心里不踏实:全村1991人,贫困人口占总数三分之一,全村无特色主导产业。
在了解群众意愿、当地土壤情况后,李光建与村“两委”决定,发展技术要求低、见效快、效益稳的小米辣及榨菜。李光建从转变群众观念入手,组织村民代表外出学习参观,转变思路,并抓住机会,为村上争取到1.5万元资金及多种养殖科技图书。
为解决农户“后顾之忧”,李光建探索推进“公司+协会+农户”的发展模式,引入宰山村蔬菜专业合作社签订收购合同。目前全村共发展小米辣153亩、榨菜205亩,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不光斜石板村,资阳100多个扶贫村都享受到产业调整带来的“红利”。农民的日子好过了,主动回乡创业的村民也越来越多。在深圳开五金加工厂的石岩寺村村民徐彬看到家乡变化,主动返乡创业,投资60万元、占地50多亩、养鱼10万条的“徐氏鱼业”养鱼塘建成了。目前,“徐氏鱼业”的鱼已进入简阳、成都、重庆市场。
新一轮“三村扶贫行动”启动以来,资阳市扶贫村共发展蔬菜8967亩,核桃、柠檬、李子等21800余亩,发展生猪6200余头、山羊4300余头、小家禽21000余只。2013年,资阳173个扶贫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833元,增长15.6%,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