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遗马拉松:10万涌入一座城 都江堰完美接招(1/4)

01.04.2016  19:05

        2016成都双遗马拉松。 向力民

        成都双遗马拉松成功落下帷幕了,但其背后还有更多值得关注和思考的地方。

        10万人同一天涌入一个城市,不仅是一次难得的旅游旅游营销机会,更是对都江堰建设国际旅游城市阶段的大考。

        此次大考,都江堰交出的答卷堪称“完美”。

        “完美”背后,是都江堰城市品质和服务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政府服务管理水平大检验

        2016年成都双遗马拉松报名人数为3.2万人,加上跑友们的亲朋好友以及各方服务人员,超10万人集中涌入世界双遗目的地都江堰,奔跑在全球首个地处“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和“世界自然遗产-青城山”之间的马拉松赛道,尽享酣畅淋漓的运动激情,体验“双遗”独有的风景和人文气质。

        记者了解到,如此多的选手参加比赛,仅有4名选手出现拉伤等轻微伤痛。

        赛事综合保障组副组长、都江堰市政府办副主任刘建华介绍,为保障赛事顺利进行,都江堰全市各部门进行了总动员,从细节上做好服务。赛前一周开始,全市对体育场、宾馆、酒店等公共场所进行了严格的消杀灭,检查所有餐饮、饭店、农家乐的食材,做到可溯源。

        为将相关工作要求具体化,都江堰市旅游局梳理了旅游宾馆饭店必须完成的20条具体要求,以书面形式分发到每一名工作人员和旅游企业,工作人员每日对照工作要求,深入到宾馆酒店等旅游接待企业一一检查落实,并将检查情况一一登记,对已完成的进行消帐处理,对未完成的进行跟踪落实,直至最后整改到位。

        仅以赛事当天的应急救护为例。赛事当天,全市出动500多名医务工作人员,全程赛道共设立35个固定医疗点、60个移动医疗点,每个点上配一辆救护车,3到4名医生和护士,固定点之间有流动救护人员随时巡逻。所有在赛道上的医务人员都配有GPS定位系统,在指挥中心的电脑上,能一眼看到每个点位的人员行动状态,确保所有人员出现状况能得到及时救治。

        都江堰市旅游局统计显示,双遗赛事前后三天累计吸引聚集各类游客达到21.13万人次左右,而整个城市井然有序,高效运转,充分展示出都江堰市委、市政府大综合、大协调、大保障、大协调的能力和实力。

旅游营销的全面转型升级

        经受住大考的都江堰,也为未来旅游营销全面转型升级积累了实战宝贵的经验。

        “带着跑鞋来旅游,这不仅是一句口号,同时也是人们来都江堰度假和休闲的真实感受。因此,成马不仅是都江堰一张旅游消费的新名片,更是这座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元素。”都江堰市委书记张余松表示,都江堰市委市政府要把成都双遗马拉松打造成和都江堰、青城山、大熊猫、道家文化同样绚丽的一张全新的旅游名片,推动国际旅游城市的建设。

        为奋力建设国际旅游城市,都江堰市制定了分三步完成由单一旅游目的地向国际旅游城市的蜕变发展方略:第一步,用5年时间,建成兼具旅游目的地功能的川西旅游集散地;第二步,再用5年时间,建成独具吸引力和影响力的四川旅游中心;第三步,继续用5年时间,建成国际旅游城市。

        而以前都江堰市总习惯外出摆摊营销旅游,拉横幅、摆展板、搞演出,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从2014年以来,都江堰一改传统模式,着力在城市看点上下功夫,每年推出30余场主题活动,不仅扯足了眼球,更是叫好又叫座。

        旅游营销全面转型升级,都江堰市把增加旅游看点作为旅游营销的头等大事,变被动为主动,变过去请进来为吸引进来。“每月有活动,每周有看点”,2015年以来,不少游行都江堰的人会发现,每次总能赶上特有的旅游活动,自己总能被这座城市不一样的氛围感染。

        而此番成都双遗马拉松无疑仅仅拉开了都江堰旅游活动季的序幕。四月,清明放水节紧跟开幕;五月,“都来SHOW-都江堰熊猫创意大巡游”动感开场;六月,虹口国际漂流节,德国慕尼黑啤酒节激情不断……一直持续到12月的几十场精彩旅游节会活动,将让都江堰市成为名副其实的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

        2016成都双遗马拉松。 向力民

        2016成都双遗马拉松。刘杰拍摄

        航拍2016成都双遗马拉松。刘杰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