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成都终于不再被烟熏:10万吨秸秆青海喂牛羊

26.05.2014  11:33

    距离连续两日成都天空被秸秆烟尘污染,已经过去了近半个月。截至25日,成都再未被夏季秸秆焚烟污染。但市民依旧担心,年年让成都烽火燎原的秸秆,如今哪里去了?让人挨熏又堵心的焚烟,是否会在哪个清晨再次雾锁蓉城?

崇州一处秸秆地。

    秸秆禁烧“联防”之后 今夏成都终于不再被烟熏

    日前,华西都市报记者与督查员再一次驱车到新都、彭州等地进行例行督查。一路上当地的秧苗已快栽完,收割后的秸秆码放在田边,等待着化作农肥回田。

    25日,一名成都禁烧工作人员说,今年成都和德阳正式建立禁烧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有效防止了以往两个城市之间存在的禁烧监管“死角”。今年还有修建秸秆中转处理场等新方式,疏通秸秆的“出路”。

    谁来运?

    扶持企业转运秸秆

    蔡场的秸秆转运中心,正是今年成都控制秸秆焚烧的一个新举措。

    以往虽也有企业能够对秸秆进行综合利用,但由于没有转运中心,大量出现的秸秆根本超出了这些企业的吞吐能力。一把火烧掉,成为农户对无处可去的秸秆唯一处理办法。

    “正在制定扶持政策,加大秸秆的收储力度。”成都市秸秆办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成都已经建成(在建)12个秸秆转运中心,它们将加强秸秆利用企业的整体收储能力。其中成都市级财政还将按二圈层20万元、三圈层(含青白江区)40万元,给予建成转运中心的企业一次性政策补助。

    去哪里?

    2万吨秸秆做有机肥

    25日上午,位于成都大邑县蔡场镇的一处转运中心外,满载着秸秆的农用车排着队,正为这里运送秸秆。

    鹤鸣镇蘑菇种植合作社负责人刘洪说,这里储备的秸秆都是用来做蘑菇培土的。该社培育蘑菇需要大量有机肥料,秸秆正是最好的肥料。而每收1吨秸秆(平均4亩田产1吨秸秆),合作社会给村民支付700元材料费,因此充分调动了当地农民的积极性。

    刘洪说,去年才开始收秸秆时,合作社没有足够的转运场,收储量不够。“村民运来了秸秆,我们收不完”。到了年底,留存的秸秆用完了,还出现从外面买的情况。“自从有了转运场,我们收储大大增强,已经收了2万吨秸秆,基本够全年使用。”刘洪预计,今年合作社通过秸秆培育蘑菇,利润产值将达到千万。

    10万吨秸秆青海喂牛羊

    25日,德阳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说,德阳辖区内的小麦、油菜已经收获完成,水稻已经插播40%。而截至目前,德阳范围内都没有发现大规模焚烧秸秆的现象。“这得益于今年德阳禁烧力度是这些年来最大的。

    不准烧,也要为秸秆找出路。该负责人说德阳也在修建秸秆收治点。而就在25日,当地还与青海西宁一家企业达成了合作意向。根据计划该企业将把秸秆送到当地,作为用于当地牛羊牲畜冬季越冬的冬储草料。“这家企业的秸秆需求量达到10万吨。”该负责人说,企业投产后将把小春、大春收储的秸秆,进行加工压缩,制成牲畜食用的草料然后运送至青海等地牧场。(记者余行实习生曹铭轩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