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福百姓 泸州龙马潭强力推进小市麻沙桥棚户区改造

21.08.2014  17:18

        四川在线消息(左存峰 记者丁一) 泸州市龙马潭区小市街道位于长沱两江交汇处,与主城区中心半岛隔江相望,小市麻沙桥棚户区是龙马潭区最大的棚户区,小市麻沙桥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位于龙马潭区小市街道,西起龙马潭区小市街道余公桥街,东至江都花园,北到马鞍山、三华山脚,南邻长沱两江。该片区房屋大多属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后建成,且处于地质灾害较为严重区域,存在较多安全隐患。

        从2013年4月18日起,龙马潭区委、区政府专题研究,正式将麻沙桥棚户区改造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区委、区政府多次召集研究、督办落实小市麻沙桥棚户区改造工作。目前,已基本完成了棚改一期809户房屋入户调查,评估机构选取、入户评估和测绘及无证房屋认定、自改委推选、评估报告核对确认、征收协议签订、房屋拆除等工作,其安置小区抚琴山水正在加紧施工建设。

小市麻沙桥棚户区

        棚户区改造,涉及老百姓的生存利益,群众利益无小事。小市街道举全街之力,克服人少、事多、任务重的客观条件,在完成较为繁重日常管理服务任务的同时,整合街道、社区力量,将所有班子成员及机关干部和抽调部分社区干部、选择部分居民小组长以及辖区内的离退休老干部、党员、知名人士等共同参与到棚户区改造工作中,并不分节假日、不分休息时间开展入户调查摸底,充分了解情况,反复宣传政策,掌握群众意愿,开展协商座谈,“5 2”与“白 黑”相结合,全力推进麻沙桥棚改工作,打开了麻沙桥棚改工作的局面。

街道干部入户做工作

        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按照难易程度和可控程度,细化棚改区域,把第一期范围809户划分成25个网格.采取“网格化”分区域推进,楼房单独为一个网格。应网格内群众意愿,同时也为了尽早排除棚户区内危房,本着自愿的原则,群众要求先行拆除危房,每个网格中又进行了细化,确保每一个网格中都有固定的工作人员和自改委成员共同开展工作,形成“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在格上,事在格中”的棚改模式。同时按照充分尊重民意,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和自我教育引导、自我管理约束的模式,由居民自主选出“自改委”,并充分发挥其收集民情、上传民意、帮助引导、跟踪监督的作用,真正做到改不改造居民自己做主,改造中的问题居民自己帮助解决,最大限度化解政府“好事难办”的尴尬, “网格化”与“自主改”相结合,创新推进麻沙桥棚改工作 ,努力打开征收工作新局面。

专家入户认定房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