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主办“龙泉驿历史文化名人暨纪念王叔岷先生百年华诞研讨会”

20.10.2014  00:43

  2014年10月15-17日,由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主办,成都市龙泉驿区档案馆支持举办的龙泉驿历史文化名人暨纪念王叔岷先生百年华诞研讨会,在成都市龙泉驿区天伦酒店隆重举行。本次研讨会,主要研讨了三位历史文化名人的学术成就,即国内文化人类学的奠基人李安宅先生(1900─1985),庄学泰斗、校雠名家王叔岷先生(1914─2008),在宋诗领域作出卓越贡献的白敦仁先生(1918─2004)。

  10月16日上午,研讨会正式开幕,四川师范大学张健副校长出席会议并致开幕辞。他在致辞中介绍了四川师范大学基本情况以及学校积极服务地方、推动文化传承的举措,指出了“中国近现代史”四川省重点学科、科研创新团队承办此次研讨会意义重大,并预祝各位专家学者在蓉期间生活愉快,健康顺利。

  此外,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中国历史学会副会长陈祖武研究员致辞;开幕式还播放了龙泉驿区档案馆胡开全馆员、历史文化学院王川院长为本次研讨会的召开而采访台湾“中央研究院”副院长、“院士”王汎森研究员的视频,王汎森研究员在预录的视频中,向龙泉驿乡亲问好,向与会者问好,并预祝本次研讨会圆满成功。开幕式由历史文化学院院长王川主持。

  莅临开幕式的专家学者还有: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处长李超,美国西来大学龙达瑞,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罗炳良,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教授吴振华,南开大学教授卢燕新,四川大学教授江玉祥、李映发,成都大学教授邓经武,四川省文史馆馆员谢桃坊,成都市龙泉驿区档案馆研究馆员胡开全,四川师范大学学报主编凌兴珍、历史文化学院党委书记王晓焰、院长王川、副院长汪洪亮、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主任田利军、刘开军及研究生院苏杰等,以及全国各地学者共约60位。因事未能莅临研讨会的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刘石教授专程寄来书法作品,台湾“中央研究院”研究员杨晋龙、钟彩钧,台湾大学中文系黄启方教授寄来论文。

  此次研讨会,荟萃全国高校社科院等学界人士,他们对文化名人学术成就的研讨,对龙泉驿区历史文化持续的关注、研究和宣扬,成就了这次高规格的盛会。在地方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亟需地方文化工作者和学界提供文化软实力方面的支撑,以使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步发展。但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难度恰恰远远难于物质文明建设,习近平主席曾经就这方面专门发表过讲话,“文化建设是一项不容易出‘政绩’的基础工程,是一项需要持之以恒的长期工程,稍不留神就可能搞成‘花架子’。打造软实力要有硬抓手、实举措、真功夫”。在地方文化创造力有限的情况下,充分挖掘本地文化先贤的学术和精神,就成了主办此次会议的各方共同商议得出的硬抓手,地方政府、学界也大力支持。

  本次研讨会针对的三位历史文化名人的简况。

  李安宅先生(1900-1985),字仁斋,河北省迁安县人,晚年任教于四川师范大学,我国文化人类学、社会学、藏学的开拓者之一,其代表著作包括《仪礼与礼记之社会学的研究》、《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边疆社会工作》、《藏族宗教史之实地研究》、《宗教与边疆建设》等。其文化人类学、社会学的理论,对指导民族文化尤其是客家文化的田野调查,仍然发挥着非常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白敦仁先生(1917-2004),字梅盫,一字梅崦,祖籍河北通州,主要任教于成都大学中文系,他于晚年也迁移到龙泉驿区境内。白敦仁一生勤于治学,著有《陈与义年谱》、《陈与义集校笺》、《巢经巢集笺注》、《彊村语业笺注》、《周邦彦词赏析集》、《水明楼诗词论集》。他在宋诗研究方面取得突出的成就并产生了很大的学术影响,在古诗词创作、古代文学界,都具有重大影响。

  王叔岷先生(1914-2008),名邦濬、字叔岷、号慕庐、以字行,成都市东郊洛带镇下街人。他是龙泉驿区的骄傲,生在这里,年老叶落归根,死在这里,葬在这里。“先生之学术,兼及四部,著述丰宏,而皆渊博精深,成一家言;古籍之斠雠笺证,尤为当世推重。七十年来,遍校先秦两汉魏晋群籍,撰有专书近三十种,论文二百余篇。其中《庄子校释》、《斠雠学》、《史记斠证》、《诸子斠证》、《庄子校诠》、《列子补正》、《刘子集证》、《世说新语补正》、《颜氏家训斠补》、《列仙传校笺》等书,皆以校雠学方法董理古籍之传世名作。《史记斠证》、《庄子校诠》、《陶渊明诗笺证稿》、《锺嵘诗品笺证稿》、《先秦道法思想讲稿》、《左传考校》等,更融校勘、训释、义理为一体,开启“由实入虚”的治学途径,此次大会要研讨的“勤志服知”精神是中国人文精神中最核心的内容之一,意为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一心一意为实现志愿而努力。王先生是这一精神的践行典范。

  此次研讨的三位学人,各自的领域不同、成就和影响也各异,但有一个共同之处,即诞生、工作单位在龙泉驿区,或邻近本区,通过本次研讨会的研究和宣扬,将有利于地方浓郁文化氛围的营造,并将三位学人专注学术、勤志服知的精神推广给世人及本地居民,推动地方的文化自信与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