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路口“打喷嚏” 巴城交通“重感冒”

29.12.2014  19:05

  拥堵后河桥、小东门、麻柳湾大桥、巴州大道等道路拥堵情况最严重,巴州大道日均最高车流量达8万辆/次

  析因三大原因使巴城出现历史第二“挤”,涉及城市规划建设底子薄、车辆猛增、交通行为不文明等三方面问题

  堵、堵、堵!如果问市民对目前巴城交通的印象,相信不少人会这么回答。的确,自从一个多月前龙泉路口下穿隧道开工建设以来,整个巴城的交通均比以前更繁忙了,在一些主要交通路段,高峰时节的拥堵已成常态。一处路口施工,影响到全城的通行,这也是目前巴城交通现状的写照。

  龙泉“打喷嚏”,全城“患感冒”

  从上月19日开始,众多巴城市民突然发现坐车外出有点不方便了。也就是自当日开始,巴城龙泉路口下穿隧道正式施工并实行交通管制,不但临近的街道、桥梁交通不畅,整个巴城也开始陷入周而复始的拥堵之中。

  “龙泉路口封闭施工,肯定影响了全城的交通出行,首当其冲的就是相邻的后河桥、麻柳湾大桥。”市交警支队直属一大队副大队长严德朗介绍,辖区内其他街道的车流量也猛增,江北大道吊桥街段、巴州大桥江北端、状元桥街时常拥堵。

  “交通方面受影响最大的还是江南城区。”市交警支队直属二大队副大队长陈军明介绍,目前在江南城区,从巴中大桥、小东门、市中心医院路口、南池路口、川剧团区域、南泉寺街一直到红军路,高峰时节几乎每一条街都不堪重负。尤其是位于回风的巴州大道,每天上午7点半开始,经这里出城的车辆开始排成长队,至少一个多小时后才能“消肿”。

  据交警部门测算,目前后河桥的日均车流量超过4万辆/次,这远远超出了道路的最佳通行承载能力;受巴恩大道快速通道的试通行影响,不少前往恩阳方向的车辆选择巴州大道,也使得这条道路日均最高车流量达到惊人的8万辆/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