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安柚缘何受青睐——广安市土特产破解销售难题系列报道
“买个柚子吧,又香又甜。”近段时间,在我市各大农贸市场及其零售摊点,柚子人见人爱,呈现出旺销态势,而在繁多的品种中,龙安柚凭着“口味好、水分多”成为众多柚子中的一枝独秀。
口感棒 竞争力远超外地柚
“水分多,口感好,我们愿意买龙安柚。”近日,在广安城区广宁市场门口,不少顾客围在胡老板的摊前,七嘴八舌地说着龙安柚的好处。记者看到,很多市民一买就是好几个。市民张亚学告诉记者,工作之余,无论是在家看电视,还是外出旅游,剥一两个柚子吃,非常惬意。
随后,记者来到溪西市场一水果批发店看到,摊上摆了福建蜜柚、琯溪蜜柚等柚子,其中龙安柚占大部分。“广安人还是爱吃龙安柚,7月至10月,外地的柚子在广安还有一定的销量,但10月之后,龙安柚上市后,其他的柚子基本上滞销,我们进货的时候都直接去龙安乡拿货,很少拿外地的柚子。”摊主告诉记者,11月的时候,龙安柚能卖到12元一个,现在也能卖到8元一个。
“外地柚子外形好,皮比较光滑,但比起我们本地的龙安柚,外地的柚子糖度低、肉质硬、水分少、味道淡,消费者当然愿意选择龙安柚。”胡涛说,在广安市场,龙安柚是一枝独秀。
销路多 占市场主导地位
2013年12月23日,广安区龙安乡成片的柚园里,金黄的柚子缀点枝头,村民正在树下采摘成熟的柚子,到处欢声笑语,丰收的喜悦在柚林里荡漾。记者看到,两辆小轿车停靠在群策村8组村民胡兆华的坝边。胡兆华赶忙起身,找来梯子采摘蜜柚。不一会儿,客人的袋子就装得满满的。随着客人不断上门,胡兆华跑前跑后,心里却十分舒心。
趁着卖柚子的间歇,胡兆华告诉记者,他家院子前后都是成片龙安柚,以前卖得不好。2012年,群策村龙安柚专业合作社实施标准化生产后,挂果产量增加,因品质较好,市场也越来也好,他家的柚子由以前的两元一个,卖到了现在的5至8元一个,在去年的西博会上更是卖出40元一个的好价格。
“不仅消费者自己来采购,我们的销售方式多钟多样,农民自己卖、合作社集体收购、特产店收购、农贸市场散卖、电话订购、网上销售、营销公司介入……”广安区龙安柚产业发展办公室主任、高级农艺师胡涛告诉记者,目前广安城区的各大超市、水果零售店、水果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处处都能看到龙安柚,占据了绝大部分柚子市场。
据了解,广安区已在16个乡镇规模栽植龙安柚21万亩,挂果面积7万亩,年产柚果9万吨9000万个。
包装好 回头客保证销量
“还剩多少柚子,我订4箱,过年拿回去送礼。”1月4日早上,群策村合作社杨太伟接到客户订柚电话。他告诉记者,目前,已接近销售尾声,现在购买的,大多数都是买去送礼的。说起电话订购,杨太伟说,一般来说,每年年初就有一批回头客打电话订购,不愁销量。 “龙安柚销路好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品质好,包装好。”杨太伟介绍,2012年由于雨水较多、管理粗放等原因,龙安柚品质相对较差。2013年,区农业局柚办专家,专门组织各村种植大户、技术骨干进行技术培训,实行了标准化生产和商品化处理。
“标准化管理包括‘密度、去杂、肥水、修剪及疏果’等5个重要环节,每到关键季节,我们都要组织村民培训,这其实是对果树品质的‘包装’。”胡涛说,除了“包装”品质外,商品化处理就是对龙安柚的二次包装,将一般商品果进行洗果、分级、包装,在大小、果形及品质等方面分等级,经过商品化处理后的柚果,看起来“更有卖相”,更上档次。
“在广安本地,龙安柚是当之无愧的柚子王!”胡涛这样评价龙安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