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企业加速入川 汽车产业今年可迈上两千亿台阶
4月8日下午,成都娇子国际会议中心。东风汽车公司与我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加大在川乘用车投资力度,积极推动神龙汽车有限公司未来产能布局成都。同时,推动汽车配套零部件在四川协同发展。
本月,四川现代新工厂一期项目将投产,实现17万辆商用车生产能力。
汽车龙头企业为什么选择这个节点,加码布局四川?
龙头企业密集入川市场引导汽车产业聚集
其实,汽车产能过剩的声音已有很多:今年1-2月,全国汽车产销虽增长10%以上,但增幅低于上年同期。而越来越多的城市已经在酝酿汽车限购限号。
但我省今年1-2月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8.4%,产量增长64.6%,领涨全省工业,是全省工业经济的一抹亮色。省经济和信息化委预测,今年四川汽车制造产业有望迈上2000亿元台阶。
知名汽车企业纷至沓来。在参加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活动时,东风汽车公司抛出了投资四川的重磅消息。
一汽大众、成都吉利持续放量;四川现代新基地、沃尔沃新工厂相继投产;重汽王牌、成都大运强势崛起。汽车市场在哪里,汽车全产业链就在哪里集聚。西部汽车消费市场快速成长,给了投资四川的汽车制造商们极大的信心。
1998年,丰田中国落子四川,四川汽车工业进入了“产业再造”的二次创业。
如果说,大力引进一汽大众、吉利、沃尔沃等企业是为了弥补“缺轿少重”的缺陷,那么,韩国现代、中国重汽、华晨集团与四川本地企业的重组发展,则更好地激活了汽车产业的原有基因。
韩国现代与南骏的合作堪称佳话,技术优势与渠道优势的联合,将拓开更广阔的市场。
目前,我省汽车产业已经形成了以成都为中心;绵阳、南充、资阳相连的环形汽车制造产业带,产业集聚集群发展。
我省汽车制造业也迎来收获季:去年,全省生产整车80.7万辆,同比增长101.7%,较2010年的10.3万辆翻了3番。全省汽车制造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891.75亿元,同比增长38.4%。
从零部件到整车制造齐向“微笑曲线”两端要效益
在中国汽车产业版图中,年产80万辆整车,尚不足以拥有足够的话语权。
规模壮大,除了龙头引进,还需配套企业大批跟进。引进配套,四川也“两条腿走路”:依托龙头,以商招商;另一方面,大力培育本土配套企业。前者更是如火如荼。
四川现代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姜炳旭感叹:九曲河畔的韩国烤肉馆不断增加。背后原因自然是一批追随现代入川的韩资配套企业入驻资阳。仅去年,就有韩国现代岱摩斯变速器、格罗唯视物流等10余家韩资配套企业,入驻资阳城南汽车配套零部件园区。
在川北重镇绵阳,宝马N20涡轮增压发动机项目也加快推进。授权新晨动力生产宝马发动机,是宝马百年历史上首次授权在体系外生产发动机,是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发动机企业首次与国际顶尖公司深层次合作。“我们计划在6月第一期投产。”项目负责人如是说。
这是我省汽车产业向高端发展的一大实例。从零部件到整车制造都要向“微笑曲线”两端要效益。
今年,龙泉驿区提出要将成龙路打造成汽车研发创意产业集聚发展区,并以此积极引入跨国整车企业研发中心和国内知名汽车设计企业。该区还将鼓励和支持沃尔沃、博世等知名企业在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大力推动晶元科技、科能锂电等电池新材料核心技术取得突破,加快推动郭孔辉院士汽车底盘检测设备等科技成果产业化转化。
“微笑曲线”的另一端—— 以“汽车后市场”为代表的产业,我省将在汽车零部件及配件、汽车用品、汽车维修检测与保养等方面进行统筹布局,从消费者需求角度出发,构建较为完备的汽车产业服务保障体系,以“二产”带“三产”,进一步释放汽车制造产业的带动效力。
让汽车业成为“火车头”带动相关产业关联发展
近几年来,全省汽车产业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高速发展,近两年更是进入产能快速释放期。能不能让汽车产业作为“火车头”,带动我省相关产业的关联发展?
与钢铁企业对接就是动作之一。攀钢二期的冷轧板,有没有可能用到我省整车生产上?几天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为此组织了一场钢铁企业与汽车企业的“相亲会”,让供需双方直接见面。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方面介绍,目前正着手研究相关推进工作。“我们要做的是搭建平台,而不是拉郎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产业政策处处长周永清反复强调。
业内人士也认为,要实现汽车产业融合带动其他产业发展,需要的是时间、技术的沉淀。汽车整车生产企业的采购体系大多相对稳定,零配件企业要进入采购体系需要一定时间和过程,需要企业技术、产品质量的稳定、可靠,又要有较高的性价比。
不过,这样的融合带动发展或将率先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实现。
目前,我省新能源汽车正在起步阶段。成都和泸州被确定为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加之我省在电机、电控、电池、充电桩等关键环节和领域都有一定优势。省经济和信息化委谋划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策略:以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培育壮大产业,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成链发展,抢占细分市场。
简言之,就是从一开始就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融合带动发展。(四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