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管齐下,能否重塑国产奶粉市场信心?

12.05.2014  19:37

 

    近日,两条消息再次引发人们对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关注:国家质检总局实施“史上最严”进口奶粉新规,从5月1日起,禁止进口未经注册境外生产企业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北京市资助三元集团1000多万元,用于婴幼儿配方乳粉研发及产业化。

        两项举措,被业内人士解读为“双管齐下”为国产奶粉突围提供市场机遇,但相关人士同时表示,由于身陷信任危机,国产奶粉生产商重塑市场信心之路仍不平坦。

        600亿“蛋糕”分不到一半 国产奶粉突围在于信任危机

        上海市民汪先生对洋奶粉非常推崇,他一直为女儿购买产自新西兰的配方奶粉。除了让朋友代购,有时他还亲自去购买。

        婴幼儿奶粉质量,关乎宝宝能否健康地成长,历来受社会关注。记者连日来采访了近20位年轻父母,他们大都选择了进口奶粉。在超市,不少家长直奔进口奶粉销售区而去,而对身旁的国产奶粉视而不见。

        调查机构尼尔森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婴幼儿奶粉市场规模达到600亿元,国产厂商只占46%。相比之下,2008年之前,进口奶粉在我国的市场占有率仅为30%左右。

        规范奶源发展、加强质量监管、制定食品安全法……2008年以来,我国政府不断加大监管力度,企业也在质量控制、追溯体系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国产奶粉质量水平明显改善。

        “特别是去年以来,国产奶粉表现稳定,反倒是进口品牌质量事件不断,但是人们购买洋奶粉的热情仍然高涨,今年一季度全国进口奶粉36.95万吨,同比增幅达55%。”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乳业分析师宋亮说。

        “低信任度和国产奶粉质量之间存在强烈反差。”上海市奶业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曹明是说,老百姓仍记着国产奶粉生产商犯的错,在用钱投票。  

      “危机还在于,老百姓不仅是对乳品不信任,还对整个食品行业、政府监管部门不信任”。曹明是说,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宝贝,许多家长买奶粉时,对价格并不太敏感,而是更在意买了“心里踏实”。

        宋亮说,“三聚氰胺事件”过去5年多了,老百姓仍犹如惊弓之鸟,对国产乳制品缺乏信任。消费者的狂热,乳制品行业内的恶性竞争,又为各种谣言孕育、传播提供了温床,进一步打击了老百姓本已脆弱的信心。

        近半“洋奶粉”出局 国产奶粉能否突围

        业界普遍认为,“史上最严”进口奶粉新规出台后,将有力净化国内奶粉市场。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国产乳制品陷入市场低潮,进口产品乘虚而入。“国内市场上的洋奶粉品牌,近八成是近五六年出现的。”宋亮说。

        面对红火的市场,有人打起了歪主意。中国社科院食品药品产业发展与监管研究中心主任张永建说,有些商家利用消费者的崇洋心理,注册了有“洋味”的品牌后,委托境外企业代工生产奶粉,然后运到国内贴牌销售,投机牟利。

        无论是在超市还是母婴店,消费者会发现,近年来“洋名”奶粉特别多。特别是在去年的上海孕婴童用品展上,参展的奶粉厂商达300多个,大部分标榜自己是“洋品牌”。 “澳纽”、“纽澳”、“纽滋本”、“纽利兹”……据记者粗略计算,仅带“纽”字的公司就有二三十家,看得人眼花缭乱,良莠难辨。

        一家大型本土乳制品企业的高管说,他平时跟不少同行打过交道,但是展会上有六七成“洋品牌”,此前没听说过。

        “‘假洋鬼子’品牌潜在的管理和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首席专家吴永宁说。比如,最近被曝光的“纽贝贝”奶粉,不仅其在新西兰市场不见踪影,而且其标注的总代理公司地址竟是一家修车店。

        专家认为,实行注册新规后,众多的假洋奶粉将被挡在国门外,比例预计占现有洋品牌的一半左右,这等于是帮消费者把了一道关。

        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副研究员陈渝指出,随着城市化、“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我国婴幼儿奶粉的市场潜力还很大,预计今后几年内销售总额有望突破千亿元。另外,市场经过净化,也会腾出一些空间,这都为国产奶粉生产商提供了发展机遇。

        面对“洋奶粉”冲击,近年来本土企业从奶源建设到产品研发、质量控制,也在奋力突围。比如,三元集团加快了婴幼儿配方乳粉科研与产业化进程,伊利集团在国内外兴建了多个研发机构。陈渝表示,这预示着,本土乳品企业正在从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科技内涵型转变,步入了理性发展期。

        心病还需“信”药医 重振信心路犹长

        一杯牛奶,一罐奶粉,折射的却是社会信用体系的恢复问题。“仅仅在产品质量上下功夫,远远不够。“吴永宁认为,与提高质量相比,国产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商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如何重新赢得消费者的信任,从而重振市场信心。

        “当前国产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商有点像陷入了‘塔西佗陷阱’,通俗地讲就是当个人或组织失去公信力时,即便说真话,做好事,仍都难让人信服。”张永建说。

        专家认为,想重振国产奶粉的市场信心,政府部门在完善监管政策、加大监管力度的同时,需要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等市场关键信息的透明度,“信息透明公开是市场良性运行的保障”。

        同时,要加大对违法违规经营行为的查处打击力度。陈渝说,官方监管,必须做到只认检测结果,只管合规与否,并在检测上与第三方良性互动协作。“只要发现违规问题,不论企业大小均公开披露信息,严厉处罚,而不帮着企业遮掩隐瞒,假以时日,消费者的信任肯定会回来。”

        诚信守法经营是企业立足之本。在抓好质量的基础上,国产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商也要真正承担起社会责任,避免走上以往过分注重规模扩张、炒概念恶性竞争等粗放式发展老路,通过质量积累口碑,也会逐步赢得消费者的认可。

文章来源: 新华网 网站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