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尔的美国告别之旅:拜登赞美之辞难掩两国分歧

17.07.2021  12:40

  原标题:克尔的美国告别之旅:拜登赞美之辞难掩两国分歧

  “她和我一样熟悉(白宫)椭圆形办公室”。

  面对来访的德国总理默克尔,美国总统拜登当地时间7月15日如此打趣道。

  如无意外,此访将是计划于今年9月大选后卸任的默克尔最后一次访美,而拜登则是她16年总理任上经历的第4位美国总统。16年来德美、欧美关系起起伏伏,好不容易“熬过”特朗普的默克尔,能借“告别之旅”留下多少政治遗产呢?

  友好的告别之旅

  在经历了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4年后,一些德媒寄希望于默克尔此访将成为德美两国关系的“新开始”。而事实上,默克尔在美国一天忙碌的行程确实处处洋溢着友好的气氛。她首先在美国副总统哈里斯的官邸与其共进工作早餐。据美联社15日报道,哈里斯办公室称两人进行了“非常坦诚的讨论”。作为德国历史上首位女总理,默克尔也说自己十分高兴“会见了美国的首位副总统女士”。

  当地时间2021年7月15日,美国华盛顿,德国总理默克尔访问美国,与美国副总统哈里斯举行会晤。澎湃影像 图

  此后默克尔在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接受该校授予的荣誉博士学位并发表演讲。当天下午,拜登和默克尔在白宫进行了2个小时的会谈,并出席联合记者会。

  尽管仍存不少分歧,但拜登还是给默克尔献上了不少赞美。据美国政治新闻网站Politico报道,拜登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说道:“她是一位很棒的朋友,一位私人朋友,(也是)美国的朋友。”在会后的记者会上他还称会“想念”在(以后的领导人)峰会上见到默克尔,还半开玩笑地表示,“她和我一样熟悉椭圆形办公室。

  当地时间2021年7月15日,美国华盛顿,德国总理默克尔访问美国,与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会晤。澎湃影像 图

  默克尔在记者会上几次将拜登称为“亲爱的乔”,并表示两人进行了“友好的交流”。她强调,德国和美国“不仅是盟友和伙伴,还是亲密友好的国家”。

  当晚拜登夫妇在白宫举行晚宴欢迎默克尔,默克尔一向低调的丈夫约阿希姆·绍尔同样出席。座上宾客还有两国官员、美国国会共和党领袖,以及美国两任前国务卿——小布什时期的科林·鲍威尔和奥巴马时期的希拉里·克林顿。

  在美国和德国接连迎来权力更迭的2021年,“修复”和“遗产”成为默克尔此访的关键词。

  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教授伍慧萍此前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默克尔此行有两个主要目的:一是巩固自身外交政策遗产,二是巩固德美盟友关系。对于后一点,伍慧萍分析道,“拜登上台之后在驻德美军(编注:拜登叫停特朗普的撤军计划)、‘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等问题上作出妥协姿态,德美关系明显向好,默克尔希望抓住美国回归国际政治的机会做大利益与理念共识,巩固德美、欧美盟友关系。

  默克尔是拜登上任后第三位访美的外国领导人(前两位是日本首相菅义伟和韩国总统文在寅),也是首位访美的欧洲国家领导人。不过德国《法兰克福汇报》此前也指出,拜登将默克尔的访美行程排在日韩领导人之后,表明美国政府的战略重心已转移至亚太地区。

  强调“价值观

  此次美德两国发表了名为“华盛顿宣言”的文件,强调两国合作的“价值观”基础,并宣布要在安全、经济、卫生、气候、抗疫等多个领域紧密合作。

  两国在这份文件中重申北约的重要性,并表示要在技术治理方面加强合作,以确保这些技术有利于其“自由”和“民主”的价值观。此外,两国还提到了气候变化、卫生、经济复苏等全球性议题,并宣布启动“气候与能源伙伴关系”“美德未来论坛”以及“美德经济对话”这3项合作框架。

  文件没有点名任何国家,而是说要“保卫开放的世界”,反对“领土兼并、控制数字基础设施、跨国压迫、能源流动武器化”。

  中国和俄罗斯也是此访的话题之一,两国对中俄的态度存在一定分歧,从俄罗斯向德国输送天然气的“北溪-2”项目就是一例。英国《金融时报》此前分析称,拜登希望拉拢欧洲支持其更强硬的对华政策,但默克尔一直在强调与中国合作的需要。

  在对华问题上,拜登和默克尔在会谈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多次强调“价值观”。默克尔还说,两人在会谈中谈到了与中国的“合作和竞争”,包括经济、气候、军事和安全等领域,双方在中国作为竞争者的看法上“有很多共同认识”。默克尔还提到了德美两国需要在芯片等技术领域合作。

  《金融时报》14日援引德国雷根斯堡大学国际关系教授施特凡·比尔林(Stephan Bierling)的话说,拜登近期对德国展现的友好姿态并非只是出于善意,“这全都是‘预付款’,用来赢得德国对他更强硬的对华政策的支持。”但比尔林同时认为,拜登目前可能无法达到这一目的。

  当地时间2021年7月15日,美国华盛顿,德国总理默克尔访问美国,与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会晤,并举行联合新闻发布会。澎湃影像 图

  有分歧的“好朋友

  “对共同价值的承诺无法掩盖跨大西洋关系中的冲突。”德国《法兰克福汇报》16日评论道。美国《纽约时报》则称,此访似乎更多是“个人的胜利而非政策的胜利”。

  “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仍是美德两国之间最棘手的问题之一,此访也仍未取得突破。拜登在15日记者会上谈及“北溪-2”时承认,“好朋友可以有不同意见。”默克尔也说两国有“不同的判断”。

  拜登的口气略有让步,他表示自己就任总统时“北溪-2”项目已经“完成了90%”,因此施加制裁“似乎没有意义”,但针对俄罗斯,他和默克尔已经要求各自团队研究切实的合作措施,以及“欧洲的能源安全和乌克兰的安全是否会因俄罗斯的行动而增强或被削弱”。

  拜登还说,自己和默克尔都认为“不能允许俄罗斯将能源用作胁迫或威胁邻国的武器”。值得注意的是,默克尔并没有在发言中提到“能源武器化”的说法,但这一措辞出现在了“华盛顿宣言”之中。

  默克尔显然不会如美国所愿放弃“北溪-2”,但也重申了她12日在德国柏林接待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时的承诺,即会保证乌克兰作为俄天然气过境国的地位,“北溪-2”项目不会代替途经乌克兰的输气管道。

  “北溪-2”管道从俄罗斯经波罗的海海底到达德国,绕开乌克兰和波兰等国,把俄罗斯天然气输送到德国,继而送往其他欧洲国家。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和特朗普以及拜登均试图阻止“北溪-2”,称该项目会威胁欧洲的安全,而俄方称美方的阻挠意在向欧洲高价兜售更多美国天然气。

  今年5月,美政府豁免了对“北溪-2”的一小部分制裁,但此举遭到许多美国会议员的反对。“北溪-2”运营公司负责人7月11日披露,该项目海底天然气管道铺设预期8月底完工。

  另一个待解的重要问题是美国对欧洲申根区的旅行限制。德国和欧洲国家一直希望美国尽快解除限制,默克尔这次也在会谈中提出了这个问题,但拜登只是说会让白宫新冠疫情工作组研究此事,“一些天后”再给出答复。

  “此次在不少问题上没有达成具体成果,我觉得主要原因在于双方在贸易、能源、科技、国际政治领域仍存在不小的利益理念分歧和竞争关系,美国内政承压,拜登妥协让步空间小,料将交给工作层面继续讨论解决方案。”伍慧萍分析道。

  当地时间2015年6月8日,德国巴伐利亚州城堡酒店艾尔冒,七国集团峰会期间德国总理默克尔与美国时任总统奥巴马谈话。人民视觉 图

  德美关系未来能否“回到过去”?

  默克尔过去16年内曾经20多次到访美国,她与4任美国总统的关系也反映出两国关系的风风雨雨。

  默克尔2005年上任时,德美关系正处于低谷。由于对伊拉克战争的分歧,默克尔的前任、来自社民党的总理施罗德与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关系不睦。默克尔上任后,两国关系迅速得到修复。

  在奥巴马执政的8年内,两国政治关系和领导人关系总体十分紧密,互动相当积极。2013年曝出的美国国家安全局监听默克尔手机的丑闻曾给双边关系造成巨大冲击,但两国最后成功“重修旧好”。

  随后而来的特朗普似乎成了德国政界的“噩梦”。特朗普上任不久后的2017年3月,默克尔访问美国。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里,摄影记者请求两人握手,默克尔转向特朗普问道:“你想握手吗?”或许是没听到,或许是有意无视了默克尔的话,特朗普头也不扭,径直对媒体说道:“谢谢你们,谢谢你们。”这仿佛是接下来4年内两人和两国关系的缩影,特朗普任上多次以德国军费支出不足以及“北溪-2”等议题抨击甚至威胁德国,跨大西洋关系急转直下。

@CGTN微博图

  拜登赢得大选让欧洲主流政治界“松了一口气”,他上任后也很快发出了对德友好的信号。但是拜登没有与盟友商量就宣布从阿富汗撤军一事,多多少少还是引发了一些不满。

  但是德美关系、欧美关系还能回到过去吗?在德新社6月底发布的一篇专访中,德国外长马斯表示,那些认为拜登上台后跨大西洋关系就会完全重回原样的人“低估了结构性的变化”。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助理教授、北京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毛明超对澎湃新闻表示,特朗普推行“美国优先”本来给欧洲提供了很好的独立于美国、重新寻找欧洲内部相对统一协调的外交政策的机会,但德国人并没有利用好,许多人还是“一门心思地期待特朗普下台”,希望拜登上台后德美关系会回到原来紧密的合作状态,大多数德国人并没有意识到美国可能在关键问题上“摆德国一道”。但他同时指出,“德国的政治精英可能对美国心有向往,但是也有所提防,因为他们并不希望自己的外交政策完全被美国所绑定。

  “尽管欧洲战略界对于欧美关系的走向判断仍旧存在不同看法,但是从德国政要和智库近年来的表态来看,对于美国内政外交的认识日益深入,很多人担心特朗普主义在美国政治中仍旧发挥影响,担心美国例外主义的趋势还将延续,德美关系的不确定性很大,德国必须对此有所准备。”伍慧萍表示,“目前看,德国政界的整体基调是希望调整欧美伙伴关系,使欧美关系更加均衡。

  当地时间2021年6月25日,比利时布鲁塞,德国总理默克尔在欧盟领导人峰会后举行新闻发布会。人民视觉 图

  但是今年大选后默克尔即将离开政坛,无论是基民盟继续执政,还是其他党派掌权,他们是否会在对华政策上更加紧密地追随美国?

  《金融时报》14日援引德国社民党联邦议院党团外交事务发言人尼尔斯·施密德(Nils Schmid)的话报道称,“默克尔已经清晰表态不会改变她的对华政策……但很明显,在她卸任后(德国的对华政策)会改变。

  “面对新的地缘政治现实,德国外交政策必然会出现调整。在中美之间,德国在某些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价值观的领域无疑会站到美国一边,但未来的德国政府会尽可能选择保持中立的立场。”伍慧萍分析道,“对华政策上,德国在供应链、外国补贴审查、出口管制、外商投资安全审查等领域已经加紧了监管机制,在经济和战略领域的竞争意识也在逐渐上升,整体基调是趋于强硬的。

责任编辑:贾楠 SN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