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黄金水道行]九江:走在港产融合的平衡木上

04.05.2014  11:25

九江城。 徐海林 摄

    

制图/龚武

既想要万亿产业助推跨越 更想要一江清水绵延后世

□四川日报记者 梁现瑞 李欣忆

武汉出发的火车,不断穿越一片片明晃晃的水田和纵横交错的河流湖泊。4月28日,我们抵达江西。

九江是江西第二大城市,位于京九铁路和长江交叉点上,区位优势极好。同时,它还在庐山脚下、鄱阳湖畔,生态资源丰富。

目前,九江欲成为推动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双核”之一,却面临一个两难选择:要一江清水,还是万亿产业?

化工业离港太近:

清淡型”口味受不了油腻饭菜

决战工业一万亿,开创双核新征程。”走进九江市委市政府的办公楼,一副红色标语占据了一整面墙,显出九江的雄心。

这里我们遇到了九江市委政策研究室经济研究科科长胡国斌,他为我们解读了这副标语的含义:到2017年前后,全市规上工业主营收入要达到1万亿,九江要成为支撑江西全省经济崛起的“双核”之一。

不过,胡国斌提供的数据显示,2013年九江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602亿元,不及南昌的一半,甚至连赣州都比不上。全市规上工业主营收入只有3800多亿元,只相当于目标的三分之一强。

时间紧,任务重。去年,当地成立沿江开放开发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沿江开放开发。4月29日,我们遇到了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丰章良。

面对记者,丰章良细细道来:实施沿江开发战略,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大力发展石油化工、钢铁有色冶金、现代轻纺、电力新能源等四大支柱产业和电子信息等五大优势产业。

抽象的规划,现实中雏形初显。当天下午,我们沿市区滨江大道,一路向东,出城不到5公里,一家家工厂便跳入眼帘,其中最大的一家,要数九江石化,脸盆粗细的管道蜿蜒几公里,巨大的烟囱直插云霄。工厂附近,当地还规划了一个预计年产值达千亿的石化产业园。但九江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总经济师丁格非透露,有一个投资巨大的石化项目,原本计划2013年就开工建设,但到目前都还没有正式开工,规划中的地方如今是荒草一片。

原来,这项目规划位于长江边上,同时也位于全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边上,与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圈毗邻。有人担心,一旦发生泄漏事故,后果不堪设想。在国内某知名论坛,一位九江市民直言,对打造环鄱阳湖生态开发的江西来说,石化项目就像是“重口味”的饭菜遇到了“清淡型”的嘴巴,不对味。

要一江清水,还是万亿产业?对于九江来说,这的确是个问题。重化工产业对水运需求大,布局江边最经济划算,所以,历来重化工产业与沿江经济是天生一对,长江沿岸目前各种石化项目及一些大型重工业项目林立。

拿九江来说,目前,中石化九江分公司800万吨油品质量升级项目前期三大工程建成投产;台湾亚东水泥第6条生产线即将投产,年产能将达800万吨;香港理文造纸、理文化工总投资140多亿元,分八期建设;总投资300亿元的神华煤电项目已动工;产值过百亿元的萍钢集团也搬迁到了长江边……“的确有隐患。”胡国斌坦言,在他看来,九江最大、最宝贵的资源还是生态,如果因为经济发展,导致环境破坏,无疑是因小失大。

前港后厂:

昌九一体化”欲破难题

4月29日,从九江市城西集装箱码头返回市区的路上,车窗外突然初现了一大片标准化厂房,显得高端大气而时尚。

路边上,一块巨大的铭牌上标示着入园企业的名单:上海超日(九江)太阳能有限公司、江西皓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九江讯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对以石化、钢铁为主产业的九江来说,这些名字是新鲜的。“新成员也代表着新方向。”丰章良说,目前当地除了发展石化等传统支柱产业,还将发展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但转型升级之路注定艰难。要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注定要和上游的成都、重庆、武汉等地竞争,以江西目前的条件和基础,不见得有优势。况且,电子信息对于水运需求不大,这无疑是拿己之短拼人之长。“化工、钢铁产业肯定不能丢。”胡国斌说,打长江牌,就不能丢了自己的传统优势,在这个过程中,九江需要做的是,将石化等产业对于生态的负面效益降到最低。

除了提高环保标准和准入门槛外,一个可行的办法是要改变之前那种“港产一起”的模式,适当将项目后撤,留出生态隔离区和缓冲带。

在这个背景下,江西2012年提出的“昌(南昌)九(九江)一体化”发展战略可谓恰到好处。胡国斌认为,上述战略的核心是将九江的物流通道优势和南昌的产业人才优势有机对接。

九江的困境在于,坐拥通道优势,但缺乏纵深腹地;南昌的尴尬是,有不错的人才和产业资源,却没有一个便捷的口岸。未来不一样了,通过“昌九一体化”战略的实施,原本计划布置在沿江的化工和钢铁产业可以稍微后移,而物流、电子信息等产业可以前倾,两地优势互补,并有望形成“前港后厂”的局面,一直以来的沿江产业的生态难题有望迎刃而解。

我们来到九江城西集装箱港口,港口公司钟耀光透露,“昌九一体化”战略实施以来,九江港的变化明显,南昌方向来货逐渐增多,目前南昌、景德镇等货物约占九江港总量的一半。

丰章良相信,九江的产业结构调整将经历一个凤凰涅槃的痛苦过程,如今一切才刚刚开始。

记者手记

何处去寻桃花源

□梁现瑞 李欣忆

文化人到九江,总会想起那个彭泽县令陶渊明,想到他的《桃花源记》。

我对文中描述的那种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乡村场景,一直心生向往。来到九江前,我一直猜度,也许正是以九江彭泽的田园生活为素材,陶渊明才能虚构出那样一个恬淡和乐的桃花源吧?

到了九江,却发现这里完全是另一种风貌。长江边上,林立的大楼、繁忙的工地和码头,烟囱矗立的工厂,脚步匆匆的人群,正在冲刺百万人口大市……文中描述的那种恬淡从容似已随时光走远。

失落的过程早就开始。作为国内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早在100多年前,溯长江而上的商船和人流就将这里的平静彻底打破。

如今,伴随着国家规划建设长江经济带的进程,这个长江边上的城市将再次奋力前行。但我想的是,在经济指标之外,是不是还该有幸福感之类的衡量?

如何在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两者之间取得平衡?如何在城镇化的进程中,保留下一小块“桃花源”,为那些终日劳碌的心灵留存一个休憩缓冲的空间?如何确保负重前行的长江,能够一江清水绵延后世、永续利用?如此等等,或许也是我们需要重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