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旅游成功经过黄金周大考的背后:政府依靠“智慧旅游”提升旅游业管理升级

11.10.2014  16:21

    2014年十一黄金周收官,四川旅游成功经过大考。

    有一组数据发人深省:四川77个4A及以上的景区游客数量和门票收入,分别下降了0.94%和4.32%。但是,四川的游客人数和总收入却分别增长18.8%和29.1%。

    主要景区游客、门票数据的走低,与总游客与收入的增长,这一低一增之间,是政府依靠“智慧旅游”加强旅游业管理,“黄金周旅游”呈现有序格局的结果。

10月4日的花湖景区人气旺。(图片来源:四川日报 若尔盖县旅游局供图)

    九寨沟“再爆棚”就是政府部门的失职

    去年,九寨沟山门前发生“爆棚”事件。今年,“九寨沟黄金周首日只有8000多名游客”的新闻,无疑又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四川省旅游局长郝康理说,“如果今年黄金周九寨沟再爆棚,那不仅是旅游主管部门的失职,更是违法”。

    记者了解到,在黄金周到来之前,四川省、阿坝州多次召开会议,重点安排部署做好黄金周假日旅游工作,并通过信息化手段在主要景区开展网上预售票,严控门票,分流游客。

    “第一天游客较少,可能是受到了2013年事件的影响,游客的‘观望’心理比较明显,需要发布信息来引导游客,这是信息化时代应该做的事情。” 九寨沟景区管理局营销处处长马军对于首日的情况解释说,

    从10月1日开始,四川省旅游局、九寨沟景区管理局等多个部门通过微信公共账号等新媒体渠道,及时发布和更新九寨沟门票、周边宾馆等多条信息,让游客充分掌握信息,寻找合适的错峰出游的时机。

    “景区和游客之间,有时因为信息不对称,才会造成游客过多或过少,甚至因此发生冲突。”马军说,从景区的角度,应该合理分流人群,才能让每一位游客有最佳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