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全球黄金产量第一大国 为何没掌握定价权
原标题:中国是全球黄金产量第一大国,为何没掌握定价权?
当人类第一块铸金币在公元前700年诞生,黄金就为各世界强国所觊觎,不过,黄金社会生产力的突破发生在19世纪后半叶,黄金产地也从此扩展到多个国家。
进入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全球黄金产量平均在2500吨左右,是二十世纪年均产量的一倍左右。在这期间还发生了一件大事,中国黄金产量于2007年超越南非,成为全球黄金产量的新冠军,直至今年,已维持十年之久。
据中国黄金协会会长宋鑫介绍,中国目前已在国际黄金产业中囊获三个“第一”,分别是:全球第一大黄金生产国、第一大黄金消费国,第一大黄金加工国。但是,中国却只是全球第三大黄金交易市场,排在中国之前的是英国和美国,全球拥有国际黄金定价权的也只有伦敦黄金交易所和纽约黄金交易所两家。
金砖汇通首席策略师赵相宾对经纬君表示,由于我国在全球黄金金融交易市场方面的发展起步较晚、金融交易程度不高交易数量不大,因此我国仍缺乏在国际黄金市场中的定价权。
“比如,英国掌握了话语权,是因为在历史上很多地区和国家的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从事黄金贸易的矿产商、加工商、首饰商、贸易商等,都在伦敦黄金市场进行交易、交割,采用伦敦的黄金报价。” 赵相宾介绍说,“在黄金市场发展和交易的过程中,伦敦逐渐建立了自己的交割标准、质量标准,这些标准也随着历史成为全世界黄金行业的公认准则。黄金交易和交割的标准建立并得到全世界市场的认可,使得伦敦形成权威的交易中心也因此掌握了第一手价格,定价权自然也在其中。”
英国为什么能掌握定价权?
从历史来看,英国伦敦黄金市场堪称世界最古老的黄金交易市场,已有近300年的历史。在1968年以前,英国都垄断了黄金储备及对南非黄金的收购。
从地位来看,英国是最早实行金本位的国家,也是最早在国际黄金市场进行黄金定价的国家。
中新经纬获悉,伦敦黄金定价开始于1919年,使用的是以德意志银行、兴业银行、丰业银行、花旗银行和巴克莱银行五家商业银行为“做市商”的定价模式。后由于德意志银行的退出,以及过去这种并不透明的“黄金屋”(Gold Room)定价方式备受争议,导致了伦敦黄金市场传统定价模式的终结。直至2015年3月,持续了近百年的伦敦黄金定盘价被LBMA(伦敦金银市场协会)黄金价格取代。新的定价系统采用电子竞价,公开透明。
值得一提的是,伦敦是国际黄金现货交易中心,而纽约是世界最大的黄金期货交易市场。自1974年12月31日黄金非货币化以后,纽约就在世界黄金交易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而现货、期货两大市场都是以美元定价,单位为盎司。受供需等多因素影响,价格变化频繁。
中国何时能参与国际黄金定价?
简言之,中国已经走在了夺得国际黄金市场定价权和话语权的路上,但长路漫漫,至于路况和里程,未知却充满希望。
从历史原因来看,还是因为中国的黄金产业起步晚、底子薄。
建国初期,中国以黄金产量年产量四五吨的薄弱基础起步,于1965年成立中国黄金矿产公司,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黄金工业体系。
1988年正式成立中国黄金管理局,对黄金生产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以金养金”优惠政策体系,黄金地质勘探、生产建设等各方面取得可喜的成果。到1990年,我国黄金产量达66.2吨,是1970年的3倍。
1993年,国家实行国内金价按照国际市场浮动的定价制度,中国黄金工业从此开始市场化改革的探索之路。到2000年,我国产金量达到177吨,是1980年的7.3倍。
2002年10月,上海黄金交易所正式挂牌,国内的黄金交易统一纳入规范的市场交易系统,这是黄金行业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重要标志。
据纸黄金网报道,由于中国的黄金市场较为封闭,在价格传导链上较为“呆滞”,无法把中国黄金价格市场的供求关系真实的传递到国际市场。
不过,随着LBMA在2015年6月16日宣布,中国银行成为首家参与黄金定价的中资银行,也成为了伦敦黄金市场的直接定价会员,从而为国内投资者的黄金需求直接传达到国际黄金市场、集中反映中国黄金市场的供求关系构建了一条通道。
而据《劳动报》报道,上海黄金交易所在2014年9月启动的“黄金国际板”,为国际投资者提供了使用离岸人民币自由参与上金交易所所有产品交易的平台。截止2017年10月,上金所已累计招募国际会员69家,成交金额3.21万亿元。
同时,上金所在2016年4月推出的以人民币计价的“上海金”,可谓是让中国向夺得黄金定价权的路上又迈进一步。报道指出,这不仅为黄金租赁、抵押等资金融通业务及黄金衍生产品提供了价格基础,也为亚洲时段国际黄金市场提供了价格风向标。
而就在今年4月9日,“上海金”扬帆出海。以“上海金”黄金期货合约在迪拜黄金与商品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逐步推进,“上海金”也将在国际黄金市场中大放光彩。
中国黄金产业将如何走?
基于我国黄金产业已占席全球黄金产量、消费和加工的三个“第一”,以及已经迈步通往国际定价权的漫漫长路,接下来,中国黄金产业该如何走?
金砖汇通首席策略师赵相宾在接受中新经纬专访时表示,首先,中国黄金采矿企业已经走向全球了,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金矿开采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在全球寻找优质金矿资源并随‘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展开,是我们国家采矿企业的使命。”赵相宾说,这样不仅帮助我国获得优势金矿资源,扩大我国金矿企业的获利能力,在获得储备黄金数量方面已经打下基础,更能为中国黄金产业链打开另一条发展的道路。
其次,赵相宾认为,黄金产业的发展应该加强联合和合作。比如由黄金行业协会等组织进行统一协调,金矿企业在产业链中处于前端,在采矿冶炼的同时,组织黄金首饰行业和上海黄金交易所联袂开展消费和标准金锭金条的制定和销售。建立和伦敦同样质量和规格以及交割的标准,对接全世界已经形成习惯的黄金交易和交割标准的同时,也要发展自己的交割交易标准和标的,利用一带一路发挥这些交易和交割标准,进行更多的创新,才能发挥我国前三个优势并利用一带一路的便利为黄金定价权打下基础。
另外,可采取集中-分散-集中的方式,建设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黄金交易市场平台,“集中以我们国家黄金交易为核心,分散到每个国家,金融机构能来我们这里进行集中地交易、交割,进行价值的挖掘,实现风险的规避。”他说。
赵相宾还建议,在黄金产业集中的国家和地区,在开展和培育黄金的消费市场和投资市场的同时,进行黄金文化的交流。
责任编辑:刘光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