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空中赵子龙”一天打下4架日机 鲜血洒出天空长城

10.08.2015  10:16

  王牌飞行员,这一称号最早出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对击落敌机超过5架的飞行员的荣称。

  1937年的夏天,23岁的飞行员乐以琴在杭州、上海一带,以7天击落6架日军飞机的惊人战绩,成为中国空军史上第一位王牌飞行员。当时的媒体纷纷对他的事迹进行报道,称之为——“江南大地之钢盔”。

  乐以琴来自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1935年从中国空军摇篮之一、笕桥中央航空学校毕业后,分编到中国空军第4大队22中队担任分队长,驾驶战斗机的编号为“2204”号。

  1937年8月15日,在杭州笕桥,乐以琴所在的第4大队共击落日机6架,他一人就打下了4架,首战成名。6天后,乐以琴再次奉命阻击日机,在上海西郊又击落两架日机。

  1937年12月3日,他在南京保卫战中不幸殉国。去年9月,民政部公布了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四川籍有12名,其中,他是牺牲时年纪最轻的一位,尚未婚娶。

  成都商报记者 张漫

  他来自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中国空军史上第一位王牌飞行员。 1937年8月15日,在杭州,他一人打下4架日机,首战成名。

  河山变色了,民族快沦亡了,敌人的凶焰像潮水般涌来,我眼看着日寇这样横行,心里的愤恨如烈火燃烧。我不忍看着同胞们被惨杀,我不愿再坐在课堂读书了,我决意从军。为争取民族生存,宁可让我的身和心永远战斗,战斗,直到最后一息!

   ——乐以琴入伍自传

   乐家六弟 “刚毅不屈、富有正义感”

  2015年7月31日早上8时,乐以琴七弟乐以雅的女儿乐近范,三哥乐以钧的女儿乐近儒和乐近琼,一行三人从成都出发返回芦山老家。她们当中,乐近儒已76岁,最年轻的乐近范也已61岁。乐以琴牺牲时,她们这一代人多数还没有出生。

  成都商报记者跟随她们来到乐家碉楼,位于芦山县芦阳镇城东,土筑木结构,通高12米,共分四层,下宽上窄。据说,是乐以琴的父亲乐和洲为避匪患修建。乐以琴兄弟姐妹众多,他排行第六,现只有九弟仍在人世,定居美国。

  从碉楼一侧,沿着小路步行三五分钟,就到了乐以琴童年居住的地方。因年代久远,故居无处不透露出古旧颜色,但从门窗精致的雕刻做工中,不难看出,那时的乐家家境殷实。

  上世纪初,就是在这栋故居,父亲乐和洲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把孩子们都送出去读书,能读在哪里,就供到哪里。事实证明,乐和洲是一位极有远虑的父亲,他为子女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环境。乐家儿女成才颇多,不少都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其中二姐乐以成,是华西医大第一位女医学博士、中国妇产科的先驱和创始人,国家一级教授。三哥乐以钧,深受鲁迅赏识,推荐他赴日本留学,后成为我国新兴版画的先驱。

  在《四川文史资料集萃》中,成都商报记者看到一篇署名为乐以成、乐以钧的文章,二人回忆道,父亲性情刚正不阿,治家严谨,常常对子女讲解治家格言及历代名人嘉言懿行,并规定子女年满10岁,就必须帮助做家事,六弟乐以琴也不例外,从小就自立聪颖,“以琴自幼在家庭教育的熏陶下,养成了勤劳好动的习惯,并具有刚毅不屈、富有正义感的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