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甸震后救援 宜宾一医院护士在震中火线入党

01.09.2014  19:44
鲁甸震后救援 宜宾一医院护士在震中火线入党 来源:蜀南在线 

杨世琴  
 
  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这是云南地区14年来发生的最大地震。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第一时间奔赴地震灾区救援。3日晚22时,受国家计生委、省计生委、宜宾市委市政府的派遣,宜宾市卫生局组织的由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医护人员组成的医疗救援队连夜奔赴云南地震灾区,于4日凌晨3时抵达鲁甸县人民医院参加伤员救治,成为最先抵达地震灾区的外省医疗救援队。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灾难发生后,作为普外科的一名护士,杨世琴闻讯后主动请缨,积极要求参加卫生医疗救援队,连夜冒着大雨赶往灾区救援。她曾两次不顾个人安危,徒步进入龙头山镇中学临时救治点救治伤员。与此同时,杨世琴还利用晚上休息时间,递交了火线入党申请书,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主动请缨前往灾区
  杨世琴,今年31岁,自己有一个3岁的儿子,丈夫也在医院工作。2001年从宜宾护理专业毕业,2005年进入一医院普外科工作,至今已经九年的时间。
  鲁甸发生后,当得知医院要成立医疗救援队赶赴地震灾区参与救援,她毫不犹豫的主动请缨,当接到医院奔赴灾区救援的命令时,自己和母亲同了个电话,告诉父母要前往鲁甸救援,立即收拾一些所需用品,随救援队立即出发。
  当问及想法时,杨护士表示自己很遗憾没有能跟随一医院救护队参加雅安庐山地震的救援,而在得知医院将派出救护队前往鲁甸时,她希望参加这次抗震救灾。“当时也没想那么多,跟家里通了一个电话,母亲和丈夫也都很支持我,平时因为一些紧急情况也是和她们说一声,我也很感谢家里对我的支持。”杨世琴对记者说到。
  随队出发这几天,当别人问及在家的孩子母亲在哪儿时,孩子总是向别人说妈妈在龙头山,“自己的小孩比较小,平时都是由自己的父母带,对于地震没有太大的概念,觉得妈妈是去工作去了。”说起儿子,杨世琴对孩子表露出深深的愧疚之情。
  不顾安危两次进入震中
  8月3日下午5:30,杨世琴和她的20余名同事集结待命,4个多小时后,救援队赶赴灾区。8月4日凌晨3:00,救援队冒雨到达鲁甸县人民医院,成为省外第一支到达灾区的医疗救援队。两个小时后,救援队向重灾区龙头山镇挺进。
  由于地震,前往重灾区龙头山镇的道路塌方严重,车辆通行困难,医疗队只好放弃食物和水,尽可能多的拿医疗用品。“当时指挥通行的那个人问我们,敢不敢过去,大家一句话都没说,司机师傅直接踩油门冲过去了。
  冒着头顶随时有可能砸下来的滚石,医疗队中的每一个人都胆战心惊。“当时真的是很害怕,但是没办法,前面有那么多伤员等着我们救,只能硬着头皮冲。
  在她们到达后,发现一名13岁的女孩面色苍白,表情淡漠,全身冰冷,脉搏不清,不能测量出血压,血管塌陷,输液十分困难,还出现呕吐的情况,然而杨世琴凭借她的基本功,和她的队友一道为女孩建立了静脉双通道,快速补液。经过紧张的治疗,女孩终于清醒过来。“要是再晚一个小时,就有可能死亡”一医院普外科副主任芦灵军介绍到。
  中午时分,杨世琴和同事将小女孩送上运送伤员的直升飞机,一只一直陪伴在小女孩身边的小黄狗引起了她的注意,从小女孩被送到救治点起,这只小黄狗就一直陪在她的身边,一直到小女孩送上直升机,当她得知这只小狗是小女孩家养的时候,留下了感动的泪水,“人和动物之间都有这样深厚的感情,更何况人呢?地震中那么多罹难者,自己看到之后很感触,作为一名护士,能把他们从生死线上拉回来,减轻他们的病痛,就是我们最大的欣慰”杨世琴说到。
  8月5日,杨世琴接到转送到后方的任务和另外两名队友再次徒步进入龙头山镇,在医疗救治点逐一诊查询问,帮助转诊的7名伤员从救治点向外转移。友谊道路不通,缺乏担架等工具,杨世琴和队友一起搀扶着伤员,一步行半个小时将患者转移至救护车上,经过艰难行进,终于将伤员顺利护送到鲁甸县和昭通市的医院。
  被病人骂半小时不还口
  护士长邓方圆是和杨世琴共事10年,在她眼中杨世琴是一个功底过硬、和蔼热心的好护士。“平时工作中,对待病人她总是很耐心,从来没有和病人发生过不愉快。也没有病人投诉过她。去年她还获得全院年终考核优秀护士。
  曾经一位患直肠癌的女病人由于不满意病床的安排,找到杨世琴要求换床,杨世琴给她讲明了医院床位紧张,暂时无法实现她的要求。女病人不听解释,认为是医院为了节约成本故意不换床。为此,整整骂了杨世琴半个小时之久。
  震中火线入党
  在震区,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她看到共产党员总是冲锋在最前线。“在抗震救灾阵地,共产党员们起到了关键作用,总是冲锋在最前线,他们忘我的工作热情、舍己为人的高尚情操一次次深深地打动了我、感染了我”,杨世琴用最朴实的话语,写下了入党申请书,利用自己晚上休息的时间,向救援队临时党支部提交了入党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