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多万斤鮰鱼苗死亡背后谁是真凶?——湖北仙桃鱼苗死亡事件调查 2015-05-03 18:14    来源: 新华网四川频道

03.05.2015  21:41

    新华社武汉5月2日专电(记者黄艳)因水质污染造成湖北仙桃10多万斤鮰鱼苗死亡成为社会关注焦点。记者了解到,当地头号村鮰鱼苗确实发生了疫情,鮰鱼苗蹊跷死亡的背后,究竟谁是真凶?背后暴露的问题是什么?记者进行了实地调查。

     从零星发病到波及半数水面

    “鱼开始十多条、几十条的死,让我很着急。”今年4月初,湖北仙桃胡场镇头号村村民李一昌发现塘子里的鱼死得有点蹊跷,鱼头部有红点子,解剖后还肠道充血。他用常规的消炎办法治疗不见效,仍然大量死亡。

    据介绍,这个村子是镇上有名的鮰鱼苗专业养殖村,全村1730亩水面有1200亩养的是鮰鱼苗。不单李一昌一家,周边养殖户陆续零星出现这种死鱼现象。

    据仙桃市水产局统计,全村48户养殖户、539亩水面受到波及,总计约有10多万斤鱼苗死亡。参与调查的中国水产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首席专家曾令兵告诉记者,初步断定,头号村鮰鱼苗感染了“爱德华氏菌”,俗称肠道败血症。这种病在鮰鱼发生率较高。早期发现,有针对性的防治,不会影响面这么大,损失也不会这么惨重的。

    病急乱投医,结果“”死了

    根据水产部门调查,造成这次鮰鱼苗死亡的原因主要有3个方面:首先是今年天气异常,3月和4月阴雨较多,气温低,温差大,极易出现爱德华氏菌;其次是水体污染;第三是过量投食导致肠道问题。

    水产部门介绍,头号村的水来自于汉江,水源是非常好的,由于鱼发病后,养殖户不科学的养殖方式导致了水体污染,进而加剧了细菌生长和传播。

    仙桃市水产局局长代先波表示,池塘里的水污染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渔民希望鮰鱼苗长得更快一些,就大量投喂了膨化饲料。这种饲料是一种高蛋白饲料,进入肠胃中会膨胀。另一方面,大多数养殖户面对首次爆发的“爱德华氏菌”没有医治经验病急乱投医,乱投滥施药物,最后导致水体污染,反过来加剧了疫情发展。

    在李一昌家里,屋檐下堆放着各种药物的包装袋、包装瓶,屋里也放着各种药物。他说,他买了6大类30多种药物。据介绍,李一昌是养殖户乱投放药物的一个代表,其他养殖户一般也投放了10多种药物,少的也有七八种药物。

    记者了解到,随着一些地方兽医站的取消或者弱化,目前农村农民在种养过程中出现问题,往往是找农药、种子、饲料、鱼苗等的经销商,经销商是他们眼中的“专家”。结果代理了什么药的经销商就推广什么药,导致同一个病买回二三十种不同的药投喂。

    离科学养殖还有多远?

    事实上,4月初零星出现鱼苗蹊跷死亡的时候,李一昌给曾令兵教授打电话求助。他说:“曾教授告诉了我处置方法,温度低时让减食,用调节水质的药。结果没有好转,我着急就去找别的药了。

    4月初就出现的病情,为何当地水产部门一直没有采取有效措施?记者调查了解到,胡场镇只有一个水产养殖技术员。“5万亩,好几千户,根本做不到户户去指导,只能是谁打电话叫我去我就去。”胡场镇水产养殖技术服务中心技术员邹从怀说,这次疫情,我给养殖户说了要“减量内服改水”,照做的养殖户疫情就控制住了,而没有照做的疫情就严重了。

    湖北省水产局产业处副处长袁文芳表示,这个事件反映出科学养殖水平在基层还是比较薄弱,养殖户的科学素养还有待提高。

    记者在养殖户家中采访了解到,他们中有做养殖日志习惯的人很少,基本上还是估摸着实施养殖计划,对他们的培训也比较少。曾令兵认为,农民科学养殖的观念还比较落后,给他们讲了如何处置,但是由于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他们常常不听。

    随着4月中下旬气温回升,当前疫情已经基本控制。有关部门正在按照规程处置病死鱼苗。有了这次深刻教训后,不少养殖户迫切希望加大对基层养殖技术推广和宣教的力度,加强科学种养观念和方法的培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