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举办中国科技城人才峰会—2023高速互连与电磁兼容创新研讨会

03.07.2023  18:22

6月30日,由学校主办,信息工程学院承办,中共绵阳市委组织部、绵阳市教育和体育局及中共绵阳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支持的中国科技城人才峰会—2023高速互连与电磁兼容创新研讨会在富乐山九洲国际酒店召开。

绵阳市教育和体育局、绵阳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总督学李小宏出席论坛并致开幕辞。我校特聘首席科学家、电磁兼容学会理查德.斯托达特奖(电磁兼容技术领域最高奖项)获得者、IEEE Fellow范峻教授主持开幕式。会议邀请了北京邮电大学李书芳教授、电子科技大学高斌教授、重庆大学高锋教授、华为电磁及防护实验室主任任华胜博士、中兴高速互连总工程师吴枫博士、荣耀终端高级工程师朱凯翔博士和Keysight大中华区技术经理蒋修国博士作为特邀主题报告。专家们分享了在高速互连和电磁兼容领域的重要创新与进展。

在大会开幕式上,李小宏介绍了绵阳市“人才兴市”战略和绵阳市“人才十条”,诚邀广大英才相聚绵阳、建功立业,肯定了由范峻教授牵头成立的西南科技大学电磁兼容中心在高速互连与电磁兼容领域,为推动科技城建设和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作出的积极贡献。他表示,高速互连与电磁兼容已成为国防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不可或缺的一环,本次峰会对推动绵阳市高速互连与电磁兼容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表示绵阳市将进一步扩大科技城人才峰会品牌影响力,大力推行“以才引才”“以会引才”,促进更多的高端人才和智力资源向绵阳集聚。

学校科技创新与基地建设处处长古松受黄琦校长委托,代表学校向参会专家和学者表示欢迎。他表示,本次研讨会对推进领域内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促进前沿技术交叉融合,推动技术创新与应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西南科技大学作为绵阳信息科学基础研究和高水平人才培养基地,对服务行业发展和助推绵阳高质量发展责无旁贷。学校将以本次会议为契机,站在更高的起点大力推动产学研交流,深化校企合作,努力为行业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力。

在大会特邀主题报告环节,专家学者们围绕会议主题分享团队最新研究,探讨前沿学术问题。吴枫博士在题为“未来高性能芯片的互连与供电设计”的报告中介绍了未来高性能芯片所面临的挑战,介绍了芯片设计的多样化需求和Chiplet。

李书芳教授在题为“智能家居电磁环境感知与绿色评估”的报告中提出了智能家居电磁环境感知接收机的智能化、低成本、低功耗、小型化、宽频化、模块化的要求,并介绍了北京邮电大学在研发智能家居电磁环境监测终端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图1:吴枫;图2:李书芳;图3:任华胜;图4:高锋;

图5:朱凯翔;图6:高斌;图7:蒋修国

任华胜博士作题为“智能网联车载电子部件与系统电磁防护技术挑战”的报告。他指出,随着电力电子、5G联网、智能驾驶、汽车数字化等新技术在汽车领域的广泛应用,智能网联车面临全方位可靠安全与高品质驾乘体验的挑战,电磁防护与电磁兼容的业务范围应该扩大。

高锋教授作题为“电磁兼容在整车领域的发展方向”的报告。他介绍了“新四化”,即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和信息化下汽车电磁兼容性挑战。指出CANFD/ETH等新型总线的EMI不可忽视,车内外结构反射可导致射频性能严重恶化。随后介绍了规范化+实验整改到CAE优化和分析的电磁兼容设计思路,分享了车载网络的优化设计案例,提出基于模型的EMC问题定位和整改方法。

朱凯翔博士围绕“终端产品中MIPI抗干扰特性研究”分析了MIPI CSI抗干扰特性,指出手机产品中Camera模组是射频干扰问题的主要受扰体,并介绍了互易定理在干扰分析中的实际应用案例。

高斌教授在“电磁多物理调控感知无损检测技术及应用”的报告中重点分享了电磁调控阵列感知技术、电磁耦合调控感知技术、超薄膜电磁耦合调控阵列技术、电-磁融合感知等无损检测技术等,并分享应用案例。他表示未来无损检测技术将朝着“时-空-频-统计”多维信息挖掘与处理,以及人工智能决策方向发展。

蒋修国博士作题为“PCIE5.0设计与仿真”的报告。他回顾了PCIe总线技术的发展路线图,指出PCIe6.0/5.0在通道损耗、拓扑结构等方面的设计挑战,并分享了个人研究成果,展示了PCIe6.0/5.0对材料的影响及部分产品的设计思路。 

主题报告后,专家团体进行了统一答疑,就复杂系统电磁兼容干扰源查找、系统电磁兼容指标分解、电磁兼容规范建立、AI算法在电磁兼容领域的应用前景等问题给出了细致的解答,与会嘉宾与专家进行了深入的技术交流。

本次峰会共吸引了来自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的100余位师生,以及来自于华为、荣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等单位的15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的召开对推动绵阳市高速互连与电磁兼容领域的快速发展,深入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国家科技创新先行区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高地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对促进学校在信息学科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科研创新、校企合作,更好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等起到积极作用。

(王丽明 编辑)(信息工程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