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起点上再出发:开放进入提质增效期

19.06.2014  11:47

  ——四川扩大对外开放推进跨越发展述评﹙上﹚

  □四川日报记者 李龙俊 刘川

  6月14日在成都举办的四川进口商品展览会上,波兰罗兹省副省长马辛·布加斯基亲自站台推销“罗兹造”。布加斯基透露,罗兹省正在川筹备经贸办事处,推动与四川在经贸、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合作。

  无独有偶。本月初,“四川造”iPad搭乘第五十班蓉欧快铁出口欧洲。成都海关统计显示,截至目前,逾2亿美元的货物从成都出发,抵达波兰罗兹,中转至欧洲。在目前国内开行的4条至欧洲快铁线路中,蓉欧快铁是最具竞争力的快铁之一。

  四川与世界,因为空间距离的缩短而紧密相连,更因开放的脉动紧紧相拥。

  观现状

  “投资西部,首选四川”成国际共识

  今年5月末,世界500强企业澳新银行在四川成都设立分行。澳新银行集团总裁邵铭高表示:“许多国际客户已到川发展,我们是顺势而为。

  开放的四川,吸引国际巨头纷至沓来。“外资企业在投资前会有全方位的考量,当地政府对于外资的态度尤为重要。”杜邦公司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苏孝世说。四川巨大的消费市场、丰富的资源、对周边市场的辐射力这些“硬实力”让国际投资者心动,而国际化的运作、务实的态度等“软实力”往往让外资放心拍板。

  省社科院对外开放(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王小琪认为,大开放推动了四川的大发展。以产业为例,英特尔、德州仪器、大众汽车、沃尔沃等国际巨头的入驻,推动我省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等产业从弱到强,成就千亿产业集群。

  大开放也彻底逆转了西部四川在全球经贸格局中的边缘地位。目前四川已与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在川落户的世界500强企业达269家,稳居中西部首位。2013年我省引进国内省外资金8698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05.7亿美元,位居中西部第一,进出口总额连续4年每年跨越一个百亿美元台阶。“投资西部,首选四川”成为一种国际共识。

  巨头引进来,川企走出去。国际化进程提速的长虹,今年海外销售规模力争增长20%。为掌握锂电资源话语权,天齐锂业耗资31亿元,将世界上锂储量最大的澳大利亚泰利森锂业的控股权收入囊中……曾经安于川内、国内市场的川企,纷纷到海外市场搏击,在找到新市场的同时,自身的竞争力也明显提升。

  高水平的开放,倒逼深层次的改革。仅在去年,省本级已取消调整3批257项行政审批事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保持在全国最少行列;借力72小时过境免签,6月9日,成都航空口岸今年出入境客流量突破130万人次。

  看潜力

  走向高水平高端化的开放合作

  不久前四川代表团访欧期间,成都新筑路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与德国西门子成功“联姻”,双方将在有轨电车领域深度合作。通过开放,新筑股份迅速向现代有轨电车系统方案解决商转型,四川轨道交通产业高端化发展也将找到突破口。

  全面加强对外开放合作,不仅是企业发展所需,更是四川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的现实需求。在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霍伟东看来,当前,我省正处于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特殊时期,必须加强对外开放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一方面扩大开放,持续承接全球产业转移,为发展注入活水;另一方面推动川内企业“走出去”拓展全球市场,释放产能。

  目前我省增长方式正从要素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亟需提升开放程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张琦认为,“创新的开放性和国际合作”已成为各国创新战略的突出特点。一定程度上讲,开放程度有多高,创新能力就有多足,跨越发展的后劲也就有多强。

  在美国内华达州副州长布莱恩·克劳利克眼中,四川资源丰富,加强对外开放合作潜力巨大。“内华达州与四川的合作正从旅游扩展到其他领域。”四川7大优势产业和6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让对外开放合作有了更多着力点。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叶青认为,随着长江经济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两带”牵手,地处两带“交汇处”的四川,将成为中国西向开放的“桥头堡”。韩国仁川大学教授、“中国通”朴贞东认为,四川有望成为中国与欧洲经贸往来的前站,“四川要用好、用足这些开放优势”。“速度不能缓,质量还要提升。”王小琪认为,站在新的发展阶段,四川对外开放合作要从现实出发,要有针对性,能促进我省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速。除了依靠政府搭开放平台、组织统筹活动外,要更多指导支持各类协会组织对外开放活动,鼓励省内企业与国际企业间的互动;要突出重点国家、重点地区、重点产业、重点企业,推动高水平高端化的开放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