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题追问“时间都去哪了”

09.06.2014  12:03

  “现在的高考早已不是能背就能考好的年代了”。昨日11:40,在成都七中考点门口,一位十二中的高三考生发出这样的感叹。在他的记忆里,今年考题中出现了人民币贬值预期、四风建设、反腐倡廉、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高速铁路等时事热点,“如果只埋头读书,不闻窗外事,肯定考不好高考”。

  作为新课改高考的第二年,今年四川高考继续延续了“课改”、“考改”之风,诸多考题来源于社会热点,而在考题的设计上也力求考查考生的探究能力。

  紧跟热点 反腐考题多次出现

  昨日上午考试结束后,成都七中高级教师莫安民第一时间看到了政治考题,其中涉及的“热点”问题让他感叹不已。

  莫安民做了一个统计,今年考题中出现的年度经济热点问题就包括:人民币贬值预期(第1题)、土地经营权流转(第2题)、纳税人与负税人(第4题)、产能过剩(第11~12题)、宏观调控方式创新(第13题1~2问)等。而年度内重要政治生活热点包括:政协立法协商(第5题)、中法建交50周年(第6题)、反腐倡廉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7~8题)、政府治理能力建设(第13题第3问)等;此外,政治题还对“时间都去哪儿了”这个社会热点发出了追问。

  最后一道题是探究四川省“如何建设共有精神家园”这一问题,“这需要结合素材,从价值引领、公共服务、产业驱动、人民参与四个维度展开。考生如果探究意识缺乏、思考空间狭窄、创新表达不足,就难以达到高考要求”。莫安民说,这便是今年高考考得“”的最佳体现。

  除了政治题中提供了一段反腐材料,倡导廉政文化外,今年的历史题中也出现了“反腐”考题。在历史题中,第3题就引出了“司马相如作赋批判当时的奢靡世风”的文章,影射廉政文化的历史渊源。

  据成都市华阳中学特级教师王本书介绍,今年的历史题也多涉及时代重点问题。第11题,用电影《摩登时代》的一幅海报,让考生们阐述“工人命运”,而第13题第3问也对“传承并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启发考生们思维。

  死记硬背不行了 着重考创新意识

  “今年试题在相关能力测试上,首次设计了能较好测试考生独立思考水平和创新思维的开放性试题。”四川师范大学教授周介铭举了个例子,在今年地理题的第13题(4)问,以四川盆地中部丘陵地区的地形图和气候统计资料为设问情景,探讨在相关区域修建水库的合理性。这类考题,考生死记硬背、不创新难以回答。

  此外,地理题中还出现了展示我国最新航天科技成果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的发射”、反映交通运输新发展的“高速铁路”、体现我国海洋权益的“南海风能资源”等考题和材料,这些考题要么设计了场景,要么以图呈现,不仅展示了地理知识的实用价值,而且考查了考生相关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以及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

  而在英语题中,英语作文以回顾考生高考经历为话题,要求考生向一位美国朋友介绍中国高考的时间、科目以及自己的状态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