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培训民间刺绣传承人 为非遗传承助力

19.04.2017  17:32

最近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有一个特别的刺绣培训班,这个班里的学员有的刚大学毕业,有的年近半百,有的从事刺绣行业超过30年,有的是刺绣家族第三代传人,有的作品曾在人民大会堂展出,有的学员还是经营绣坊的,都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培训。

 

 

成都纺专主办“非遗传承人培训班”已经四期了

2015年,文化部、教育部启动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和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作为文化部遴选的四川省三所高校,从2016年开始,承办了包括“蜀绣培训班”等一系列项目,为非遗传承助力。培训本着“强基础、增学养、拓眼界”的目标,凸显三大特色:一是构建了“通识课+专业课+实践”的课程体系;二是实施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三是建立了“大师+教授”的专业化师资团队。

成都纺专“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目前已完成了四期,培训学员近200人,主要是关于民间刺绣的传承保护和创新设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烈响应,取得了很好的成果。第四期培训班于2017年3月6日开班,此次除了前三期的蜀绣,还新增了彝绣、马边绣、羌绣、麻柳绣等多个绣种的培训课程,吸引了省内外不同民族的55位刺绣大师、学员前来研究学习。

 

上课都学些啥?理论、实践系统认识刺绣

第四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培训班除了城镇化非遗保护、蜀绣现代综艺设计、纺织品染色技术概论等理论性课程,还设置了素描、针法绣法技艺与应用、蜀绣线描技法等实践性课程。成都纺专还组织学员们参观了国家级蜀绣大师工作室、四川大学博物馆和成都蜀锦蜀绣博物馆。此次课程不仅让民间刺绣大师和学员了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从理论上系统地认识刺绣行业,同时也是一次各民族文化的交流的机会,给刺绣领域带来新灵感,注入新活力。

据介绍,此次培训班的授课老师除了成都纺专的教授外,还邀请国家级蜀绣大师郝淑萍、孟德芝、杨德全,四川大学教授江玉翔、西南民族大学等高校的刺绣领域的专家和研究刺绣的优秀学者。和平常教学一样,培训班的老师们也会布置作业,培训课程结束时展示交流成果。

 

 

学到很多”,学员们点赞纺专课程“不要太好

作品曾经在人民大会堂展出的成都市工艺美术大师岳亚玲也来到成都纺专学习,“以前我总是注重蜀绣的技术而缺少图案的构思。”她说,此次来学习就是要寻找蜀绣工艺的突破和创新。“学习了构图和色彩以后,我对蜀绣又有了新的认识,对我们蜀绣的选稿有很大的帮助。”岳亚玲坐在绣架前端详着新作品,“这次还有其他绣种的课程,比如羌绣和麻柳绣,蜀绣以后也可以借鉴其他民族刺绣的针法,包容创新。

培训班里资格最老的莫过于从业四十多年的麻柳绣传人王秀琴,此次她带女儿来成都纺专学习。曾经在物流行业任职的女儿如今要接麻柳绣的班,“以前只是跟着妈妈随便绣着玩,没有认真创作作品。”王秀琴的女儿说,“传统的刺绣和快节奏的现代化生活方式不同,更需要耐心,我已经准备好了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王秀琴希望女儿通过系统学习非遗传承的课程,有一个好的开始。

 

 

非遗传承,重任在肩

经过近一个月的学习,第四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已经结束。成都纺专安排学员们参观了四川大学博物馆和成都蜀锦蜀绣博物馆,还参观了第三期学员的结业作品展。精美的刺绣作品让人大开眼界,学员们啧啧称赞。

此次开展第四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体现了我校在非遗传承上的态度。”成都纺专服装学院朱利容教授接受采访时说,“培训课程有着很强的系统性和针对性,我们更多的是因材施教。”她说,“学校除了进行艺术类课程培训和针法实践外,还开设了互联网和市场营销的课程,将传统艺术和现代媒体结合,让更多人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她评价学员们学习都非常认真,“许多远道而来的学员们,本身就在自己的领域有很大成就,还来虚心学习系统知识,让我觉得我校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很有价值。”同时她也希望社会上能有更多的人关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长期以来,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致力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弘扬,特别是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主动担当起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的责任,与社会各界开展了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研究、交流展示活动。借助培训这一平台,将民间刺绣等传统文化的种子播撒在更多人心中,让当下的年轻人都了解到非遗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文/陈子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