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对话献策成都城市群

27.10.2014  08:57

   成都城市群

  包括成都、德阳、绵阳、遂宁、乐山(市中区、沙湾区、五通桥区、金口河区、夹江县、峨眉山市)、雅安、眉山和资阳,面积约7.8万平方公里,2013年末常住人口3586万人,地区生产总值15911亿元。

  八城将一体化发展,将统一固话区号,有条件的地区开通城际公交。按照成都城市群发展规划,将推进形成“一核、三轴、一环”的城镇空间格局,在产业发展上,明确了八大城市的发展定位。规划提出,到2020年,成都城市群西部地区核心增长极地位进一步凸显,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5万元以上,城镇化率达到65%,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先行区。

  为成都城市群发展出谋划策,探讨全新发展机遇。今起,2014中国(成都)城市群发展高端对话暨成都城市群区域发展典型案例推介活动正式启动。活动由成都传媒集团主办,成都商报、亚洲教育北京论坛承办,邀请到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博鳌亚洲论坛等国内顶层专家学者,于11月2日在成都一同献策成都城市群未来发展,并将与城市群各城市举行“高端对话”,针对部分区域发展现状提出建议和发展点评。

  今年6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成渝经济区成都城市群发展规划(2014-2020年)》,这意味着在西部大开发国家战略背景下,依托“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重要契机,四川省大力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指引下,成都城市群发展战略正式启航。

   城市群:城市发展新机遇

  城市群是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云集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以一个核心城市为中心,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城市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加强,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从未来发展潜力看,城市群将聚集更多人口,创造更多经济财富,对城市将是新的发展机遇。也可以说,城市群将成为我国最有发展潜力的地区,并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撑点。

  《成渝经济区成都城市群发展规划(2014-2020年)》由省发改委牵头编制。“参考借鉴了成渝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珠三角城镇群的协调发展规划,以及长珠潭城镇群规划的有关经验,先后两次征求了8个城市政府的意见。”省发改委主要负责人介绍,成都城市群规划在发展定位上突出了成都城市群在成渝经济区发挥的引领作用,并明确要建设国家先进的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国家自主创新试验区、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西部内陆发展高地。

   专家聚:智力支持城市群

  启动电信一个区号工程、完善成都城市群发展规划、畅通交通连接、共同建立跨区域的产业链条……规划蓝图已经绘就,成都等8个城市开始探索区域合作新格局。

  然而,区域合作不可能一蹴而就,甚至还有许多瓶颈问题有待突破。在此背景下,2014中国(成都)城市群发展高端对话,以“成都城市群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邀请了国内顶层专家学者为成都城市群发展出谋划策,探讨全新发展机遇。

  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副司长、成渝城市群规划负责人陈亚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任兴洲,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博鳌亚洲论坛副秘书长、高级执行总监姚望等专家学者将结合天府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的重要机遇,为成都城市群发展“把脉”,为区域各项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成都商报记者 张强 祝迅

   ■专家访谈

  西南交大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中心戴宾教授:

  未来竞争主体是大城市群

  为什么要出台《成渝经济区成都城市群发展规划(2014-2020)》?在发展中,各个城市又承担着怎样的职责和分工?昨日,成都商报记者就此采访了西南交通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中心教授戴宾。他表示,在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背景下,未来竞争的主体是具有多种功能的大城市群或大都市圈。

  戴宾介绍,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四川就开始思考和规划依托成都平原和城镇密集的优势,以成都为中心构建经济圈的问题。“成都要成为国际化的大城市,需要周边城市的大力支撑,这使得打造成都城市群显得极为迫切。

  如何才能实现提升整个区域竞争力的目标呢?戴宾表示,首先要突出共性,规划引领,即通过统一部署、协调各方利益。以规划统领城市群的建设和发展,共同编制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等方面的规划,加强城市群内各层级行政区政府之间、部门之间的规划衔接。“8个城市要在竞争中开展合作、在合作中开展良性竞争,形成区域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 成都商报记者 王楠

  原标题: 高端对话献策成都城市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