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温津贴遇冷看劳动维权"投鼠忌器"
从高温津贴遇冷看劳动维权“投鼠忌器”
背景 :进入6月,不少地区迎来夏季高温期,高温津贴也进入发放时间。记者注意到,目前全国至少已有28个省份明确了津贴发放标准。而本月,全国范围内也将开展用人单位遵守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法律法规情况专项检查,高温津贴发放情况被列入其中。
京华时报发表连海平的观点: 和许多法规得不到尊重一样,“高温权益”从纸面落到地面,同样存在诸多瓶颈:法规比较抽象,缺乏可操作性;执法主体不明晰,监管责任难落实;执行与不执行成本不成比例,用人单位消极对待;劳动者维权成本高、收益小,不敢或不愿与用人单位较真。落实劳动者的“高温权益”首先要有“硬度”,让相关法规“带电运行”。一是从法规本身着手。考虑推进高温保护方面的专门立法,提升法律效力,同时清理整顿那些和现实脱节的法规,改变当前法规“碎片化”状况;二是从行政力量着力。行政层面的劳动者“高温权益”保护,涉及安监、人社、卫生、工会等多个职能部门,多头管理难以克服低效痼疾,只有将管理责任具体落实到某一部门,专人负责才能改变投诉无门现象;三是依靠集体力量。由集体出面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有助于提升维权效率;四是借助法律力量。法律是公众维权的最后一道防线。就算将法规落到实处,那一点高温津贴多半也是“鸡肋”。如广东目前的高温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150元,这一标准从2007年开始至今都未调整。从善治角度,高温津贴调整不应该是静态的,调一次管十年八年,而应是动态的,建立并完善一套科学合理的调整机制,最好与工资、物价水平挂钩,让法规善意不打折扣。
小蒋随想 :这事让我想到一些企业老板以及为老板代言的专家宣称,《劳动法》“过度”维护劳动者权益,影响企业效益与效率,要求法律放宽尺度。在这些人看来,无论是执行最低工资标准,还是职工带薪休假,再或是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都是对企业的“不当束缚”。现实中,一些企业还明里暗里地拒绝招录处于育龄期的女性,要求职工加班且不给加班费,高温津贴更犹如“传说”。简言之,高温津贴政策被无视,只是一些企业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公然与有关法规叫板的一个方面。在过去,某些地方行政者片面追逐GDP,不仅给予企业主“超国民待遇”,而且对企业侵犯职工权益睁一眼闭一眼。如今,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某些管理者在维持经济增速与严格执行劳动法规之间,又存在“投鼠忌器”心理,导致管治时心软与手软。基于此,有关专项检查能否做到一丝不苟,对高温津贴的督促落实能否不含糊,难免存在问号。“严格执法,切实维权”,这八个字说起来容易,背后却有太多博弈与纠结。坚决落实依法治国,管理者必须抛开杂念,维护法律与行政的公信力。
杀人伪造矿难骗赔,“花钱消灾”必须改
背景 :日前,内蒙古检方公布了74人系列故意杀人伪造矿难骗取赔偿款案,他们涉嫌在6省(区)杀害17人,大部分被告都来自云南省盐津县庙坝镇,两名主犯艾汪全、王付祥均来自该镇的石笋村。据不完全统计,该村有40多人涉“盲井式犯罪”被抓或向警方自首,仅艾姓一族至少就有8人。
京华时报发表王石川的观点: 总体看,该案中嫌犯所生活的地方都极为贫困,庙坝镇是云南省扶贫办确定的贫困乡镇,石笋村是被扶贫的村庄之一。除了贫困,一些嫌犯还有不良嗜好,比如好赌成瘾,嗜赌成性。此外,一些嫌犯有不幸的童年,或生长在有情感缺陷的家庭。必须厘清的是,贫困不是犯罪理由,世上穷人很多,有多少人犯罪?但毋庸讳言,嗜赌容易成为犯罪诱因,不幸童年加上被疏于管教容易走入歧途,这些因素叠加起来,当事人就很可能走上违法犯罪之路。所谓的犯罪模式,即便不是“盲井式犯罪”,也可能是其他犯罪。如果只是仇恨他们,而不反思他们为何走上犯罪路,就无法以儆效尤,更无法防微杜渐。艾汪全等人势必受到法律严厉制裁,而他们留下的未成年子女如何跳出“宿命”般的人生怪圈,这是最令人关心和忧虑的。
南方都市报发表观点: 这样一桩“生财之道”, 为什么会反复出现在矿山开采行业?政府、社会以及矿业经营者,对于矿难发生的态度、处理方式,是否客观上催生了“盲井”类案件的产生?是什么样的矿难善后处理机制,让人性之恶迸发、进而有机可趁?矿难作为安全生产事故,其发生、救援、应急乃至善后,都有一整套制度规范对接,但矿难瞒报却也是长久存在的行业积弊,因为瞒报的存在,使得赔偿款在一定程度上异化为“封口费”,矿难善后被希望快速收尾,矿难人数甚至成为禁忌,使得核对遇难者身份信息、给付赔偿变得愈发仓促……恶性案件归咎于人性之恶,无助于反思。良好的制度环境与运作状态,应当有能力让即便“人性本恶”也无肆虐的机会。矿难回到安全生产事故的既定处理逻辑中,没有瞒报、不想瞒报、不必瞒报、不敢瞒报,公开的矿难遇难者信息,透明的处理和善后机制,法治化的赔偿抚恤程序,或可让邪恶的心思无机可趁。
小蒋随想 :一些善良的人不明白为何有人会残忍杀人伪造矿难骗取赔偿款,但如果想想还有人杀人骗取“意外死亡”保险金、绑架勒索后“撕票”、抢劫后杀人灭口,你就会明白泯灭人性犯罪具有共同点——往往都是为钱不择手段,只是犯罪形式不同而已。“盲井式犯罪”确实抓住了地方管理者与矿主害怕安全事故被上报、宁可花钱赶紧消灾的心理。在草草赔钱了事中,自然没有深入调查,罪恶就会蒙混过关。或许,社会难以完全杜绝人性沦丧式犯罪。但某些消极的应对套路(如试图对事故掩盖子)是可以、也应当改变的,严查事故成因与真伪,严惩责任人不可或缺。杀人伪造矿难骗取赔偿款一次次败露,印证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说明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杀人牟利者终将被绳之以法,只想花钱消灾反倒会惹祸上身。
小蒋的话: 大家好,我是小蒋。国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鲜事。你评,我评,众人评,百花齐放任君看。观点各有不同,角度各有侧重,只要我们尊重客观、理性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