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选定20所高校拟试点科研评价与论文数量“脱钩”

15.11.2013  11:59

    大学老师科研咋样 不以论文数量“论英雄

    四川省启动高校科研评价机制改革,评价个人学术水平或与科研成果转化的GDP贡献等挂钩

制图 王雪

    核心提示

    意见重在引导 并未强制要求

    《意见》提出,坚决纠正单纯以论文发表数量评价个人学术水平和贡献的做法。科研评价要将质量和贡献放在第一位,不得以数量代替质量和贡献。省教育厅称,《意见》重在引导,并未强制要求。

    一个大学老师,要评上教授,需要在重要核心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这样的考核指标或将成为过去时。日前,省教育厅、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省社科联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和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要求高校改革科研评价机制,纠正单纯以论文发表数量评价个人学术水平和贡献的做法,引导科技人员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目前,全省已选定了20所高校作为“高校科研评价改革”试点学校,相关高校近期将依据《意见》修改学校科研评价指标。

    促高校科研成果转化

    GDP贡献等首进评价指标

    高校科研要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这是此次四部门联合下发《意见》的初衷。根据《意见》,四部门从科研方向、科研创新体系、科研服务体系、科研评价等多个方面要求川内高校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在这些方向性政策引导中,尤以“科研评价改革”这个“牛鼻子”最为关键。配合《意见》,省教育厅下发了《四川省高校科研评价改革,创新驱动发展统计指标体系》,这一体系将作为今后我省考核高校科研水平和科研贡献的指导性指标。

    在针对高校科研贡献的指标中,产值贡献、GDP贡献、投资贡献、消费贡献、出口贡献、税收贡献、就业贡献等指标都被写入,其中还包括37个二级指标。据介绍,这还是省级首次制定有关科研创新驱动的细化指标,并直接把产值贡献、GDP贡献、投资贡献列入其中,省教育厅希望通过量化的指标切实地引导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

    1 2 下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