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高校发挥特色与优势助推精准扶贫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切实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按照《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省级领导同志及省直部门(单位)联系指导片区贫困县精准扶贫工作的通知》(川委厅〔2015〕17 号)和《关于增强工作力量进一步做好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的通知》(川直委发〔2015〕8 号)文件部署,四川省各高校充分发挥各自特色,扎实推进教育扶贫、智力扶贫、人才扶贫和科技扶贫。
四川大学:利用人才优势,多面帮扶甘洛
一是组织团队协助当地彝家新寨建设工作,以“飞檐翘脊勾瓦口、雕窗刻柱绘图案、一池多改留锅庄、整村推进兴产业”为总体原则并形成了《彝家新寨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与设计》,该成果为项目的申报奠定了基础,并为项目中的 5 个村争取到专项建设资金 730 万元;二是充分发挥四川大学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的教育优势,对甘洛县 52 名县处级和科级干部开展培训。同时,与当地签订“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四川大学基地结对帮扶搞好干部人才培训战略合作框架意向书” ,从多方面对干部人才培训工作进行合作和帮扶;三是组成博士后科技服务团医疗学术组,于 2015 年10 月赴凉山州甘洛县人民医院开展义诊和医学前沿知识讲座。
成都理工大学:大小项目相结合,多管齐下扶高县
一是在高县积极探讨土地整理-高科技农业-观光旅游相结合的系列“产学研”项目,学院教授会同当地扶移局以及分管县领导进行了 4 次调研与充分讨论。2016 年 1 月,该项目进入实质操作的相关接洽;二是依托成都理工大学电子商务专业组建电子商务平台,指导建立了村级淘宝平台,将庆符镇的农产品销售半径扩大,目前已在成都理工销售了土鸡、土鸡蛋等产品;三是为丛木村争取了 102580.3 元的文化教育广场、电子图书室配套设备经费。
成都中医药大学: 因地制宜 ,针对性帮扶 得荣县和盐源县
一是发挥教育优势。采取奖贷助勤补多种形式帮助得荣县、盐源县籍在校贫困生的学生完成学业;组建普法宣讲团,为当地群众开展法律援助帮扶。二是发挥科技优势。为当地医院或卫生所捐赠各种医疗设备、药品和院内制剂,帮助地方更好开展诊疗业务;组织专家团队或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当地开展调研,帮助制定产业规划,提供决策咨询。三是利用人才优势。派出科技人员开展中医药科技下学校为当地医院或卫生所培训医务人员;组织专家到对口县开展医师培训活动、当地群众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开展疾病筛查活动;组织志愿者团队为当地中小学生开展文化、艺术和传统保健体育培训;鼓励科技人员和在校大学生到对口县就业创业,创办产业项目。
攀枝花学院: 发挥科技优势, 全员参与 帮扶彝乡
一是转化科技成果,将优质玛卡种植技术引入盐边县格萨拉彝族乡,带动彝族贫困农民种植玛咖 2000 多亩,为彝族群众直接增收 900 多万元。二是全员参与,选派 3 名干部到扶贫点挂职或担任村第一书记、多名医疗骨干到木里县挂职指导工作;广泛动员师生参与扶贫工作,已有上千名师生先后参与到“送科普、种文化”下乡志愿服务活动和“献爱心、品桑葚”活动,筹集经费 3 万元帮助扶贫点修建 10 口水窖,爱心认购扶贫点桑葚 5000 多斤,价值 25000 多元。
达州职业技术学院:抓小事讲实干,做细万源扶贫
一是联系各帮扶成员单位并争取到资金 23 万元,用于万源市黄钟镇吴家沟村一二三社平板桥修建以及天井梁人畜饮水工程。同时,为当地产业发展大户、村委办公室、党小组活动室安装了宽带,对现有的 289 户电网进行了统一改造,解决了信息不畅、产品销售难、用电不稳的问题;二是派出种植养殖专家实地调研,对当地创业发展进行全面科学规划,尽量达到“一社一品” 。举办2 期农业技术培训班, 对当地群众遇到的困难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培训,提高了村民“农技与增收”意识;三是向对口定点帮扶村卫生室捐赠了价值 2 万元的医疗设备及常用药品,极大地提高了村卫生室卫生保健水平,为周围村民的健康提供卫生基础保障。
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抓节点扶贫情暖大安区
一是考虑到过节期间农村坝坝宴多、群体聚会多,利用走访契机开展健康咨询、科普知识宣讲,倡导卫生生活理念。春节期间共接待群众咨询 18 次、发放卫生用具及宣传资料 100 余份;二是利用春节群众返乡的契机,在前期慰问走访的基础上,对所帮扶户、贫困党员进行再次走访。1 月底,学院相关领导带队到大安区凉高山社区、三关村、狮子村、联合村慰问了 49 户贫困户(党员),为他们送上由学院教职工捐赠的衣服和总价值 9800 元的慰问物资,并祝福村民春节愉快、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