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高校去行政化:进展缓慢需具体实施时间表

10.12.2013  04:25

   高校去行政化须渐有所为

  多名省部级官员曾经担任过大学领导,这是近两天里颇有关注度的一条消息。官员的履历及人事调整,历来容易受到关注,并不奇怪。

  从大学领导转当政府高官,倒也正常。如在美国,一些社会精英在官场、学界甚至商界之间自由行走,角色的切换颇为自然。民国时期,一些知名教育家亦在政坛上谋过职位。从为社会服务的角度讲,大学也好、官场也罢,并无本质区别。

  不过,有所区别的是,国内大学领导在高校中即有明确的行政级别。按照高校地位的不同,有正厅级校长,有副部级书记等——也就是说,大学领导未进入政坛之前,即已拥有官员级别。大学的行政化问题,跟这个现象就有关系。

  媒体梳理一批曾在高校任过职的政府官员履历,意义在哪里呢?无非是给受众一个方便,或者就是让人看一个热闹。但这样的新闻,有可能会产生误导,容易固化人们对官员与高校领导之间关系的某种印象。在中央明确表态包括高校在内的一些事业单位要去行政化的背景下,舆论的报道若是在强化固有的刻板印象,那不算是什么好事。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逐步取消学校、科研院所、医院等单位的行政级别”。其中一个值得注意的词汇,便是“逐步”,也意味着去行政化这件事,得慢慢来,至少是“障碍赛”,而非“百米冲刺”。在这个时候,从舆论的角度来说,更合宜的做法,是要多为相关事业单位的去行政化多鼓与呼。

  高校不该是官场。高校多年行政化的结果,问题很大。大学需要学术思想的自由碰撞,需要教育家治校,而非官员治校;大学需要的是学术大师,而非大官。这些年里,在教育系统中出现了不少腐败案件,也跟行政权力配置教育资源的现实不无关系。高校去行政化的意义早已毋庸置疑,关键是如何去推动“去行政化”。

  高校去行政化,其实已经喊了许多年,但进展很慢。其原因在于,一是经年累月,已经在教育界形成了一堵厚厚的体制之墙,很多东西都深嵌在这堵体制之墙里,难以改变;二是去行政化就要触动既得利益者——而有改革就会有阻力。

  现在谈论高校去行政化,主要包括了这么一些含义:一是去除行政权力对高校自主办学的不当干预;二是纠正行政权力对教育资源的扭曲配置;三是去除高校管理者的行政级别——让大学校长成为平民校长。这三个方面可谓缺一不可。

  就拿大学管理者拥有行政级别来说,其弊端不可小视,也一直存在不良的价值引导。如果在大学里,一些学术精英之间的竞争,是追求行政权力而非学术成就,则对整体学术会产生严重的损害。有人认为社会的主流价值倾向是“官本位”,若高校领导失去了行政级别,恐无法与社会对接。这种认识显然荒唐。倘若高校与社会缺少很好的对接,那也应该努力在整个社会层面去“官本位”文化。

  所幸,围绕高校去行政化的共识总体上已明晰。在改革实施阶段,如何避免“逐步”变得难有所为,至为重要。多年来高校去行政化进展缓慢的教训告诉人们,改革的实施要有时间表。没有时间表,就容易往后拖,社会大众也无从监督、督促。“逐步”的提法,是就审慎改革角度而言,但不是无为与拖延的代名词。

  因此,当媒体在关注众多部级领导出身校园时,观者不该只是看个热闹,而更要对高校去行政化举步维艰的现实多一些了解、多一些期许。教育部近日首批核准了中国人民大学等6所高校的章程,是为一种努力。但愿这样的改革尝试更多一些,步子迈得更快一些。在高校非行政化的语境里,官员与校长的角色切换,恐怕会更能让人以平常心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