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高校去行政化新措施引关注 政校分开难在哪
中新网北京11月25日电 题:多地高校去行政化新措引关注 路还有多远?
作者:吕春荣
“北大未来将尝试取消院系行政领导的行政级别,并采用聘用方式。”日前,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发出此番言论,从而再度引发关于高校“去行政化”的讨论。
近年来,高校去行政化的话题不断,许多高校校长也都曾在不同场合主张去行政化。除了北大,今年,山东称将选择多所高校试点取消二级学院行政级别。
那么,从院系领导下手,会是高校去行政化的突破口么?高校去行政化之路还有多远?中新网(微信公众号:cns2012)记者进行了梳理采访。
北大“去行政化”动向引关注
高校去行政化,历来是个焦点话题。日前,因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及“将取消院系行政领导的行政级别”,从而让这个话题再次引发舆论关注。
林建华表示,北大的综合改革正稳步推进,效果开始逐步显现。在人事改革方面,北大未来将尝试取消院系行政领导的行政级别,并采用聘用方式,进一步弱化行政级别,加强人员流动。
类似的主张,也出现在其他一些高校校长的口中。在今年全国两会,多位校长都谈到高校去行政化。其中,南开大学校长龚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建议,要加快高校去行政化进程。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也提到,“各种各样的会议特别多,老师应该在去行政化的框架下,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教学和科研上。”
如施一公所言,有评论也指出,高校去行政化并不是要去掉大学的行政管理,而是应该去掉学术权力按照行政权力的逻辑来运行的管理模式,去掉给教学和科学机构及其人员的相应行政级别,去掉行政机构对学术事项的决定权,去掉掌握学术权力者也套用官僚作风的行权方式。
山东一些高校将试点取消二级学院行政级别
今年5月,山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意见》明确,要以改革用人制度为重点,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实行高校人员控制总量备案制,并开展二级学院取消行政级别改革试点。
据报道,2016年,山东省计划选择5所左右省属高校试点取消二级学院行政级别,实行职员制,进一步理顺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提高二级学院管理的专业化水平。
此外,根据《意见》,在高校实行人员控制总量备案制,由高校自主确定教学、科研、教辅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总量,自主制定岗位设置方案,自主安排执行用人计划,自主公开招聘各类人才。
上海:部分高校将试点取消校级领导行政级别
作为全国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上海多所高校也正着力去行政化。
此前2014年9月,上海市教委公布了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首批试点7所市属高校名单,包括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据了解,之所以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一大目的是为了完善现代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此举也被看作是推进高校去行政化的重要一步。
以上海大学为例,据媒体报道,目前,上海大学有31个职能部门,除学院外,直属机构17个,此外,还有大大小小150多个研究机构,学校将考虑精简机构。上海大学校长金东寒透露,上大党办、校办原有处级干部共14人,撤销党办、校办,成立党政办,现已实现第一阶段目标———减至9人。另一方面,上大还将实施公开竞聘制,实现管理队伍的专业化后,相关人员的工资体系也要重新设计,把收入与岗位责任、能力、绩效密切挂钩。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8月,上海印发的《上海市教育改革和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构建校长队伍建设长效机制,推进校长职业化建设和向教育家的转型,完善中小学校长职级制,遴选部分公办高校试点取消校级领导的行政级别。
高校去行政化难在哪?
其实,国家层面早已认识到高校运行行政化和权力化所存在的弊端。2010年7月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就明确,“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克服行政化倾向,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
2015年5月,《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若干意见》也要求,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取消学校行政级别。
在高校去行政化中充当先锋的南方科技大学,曾被外界寄予厚望,但现实是,如今其状况并不乐观。
对此,有专家表示,取消高校的行政级别是一项6年前就已经做出的决定,但是在过去6年间,推进高校去行政化面临着很大的阻力。到目前为止,没有一所公办学校校长取消行政级别。
那么,高校去行政化难在哪?此前,中南林业大学校长廖小平曾指出,当前中国大学去行政化至少面临六大障碍,即法制障碍、权力障碍、利益障碍、体制障碍、自律障碍、文化障碍,克服了这些障碍就意味着为大学去行政化创造了相应的条件。
另有观点认为,取消行政级别并不能解决行政化问题,校长、院长有了行政级别,才能与教育管理部门的官员“平等”对话。
从院系领导下手,会是高校去行政化的突破口么?
如今,一些高校去行政化从院系领导下手,引发外界关注。对此,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刘海峰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高校去行政化选择从院系领导行政级别上开始改革,主要缘于如此阻力较小。
“像北京大学这类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一般更看重学术,因此取消院系领导的行政级别,对他们的影响并不会太大。”
刘海峰据此分析,主要阻力还是来自一些地方高校,由于这类院校只有具备一定行政级别,才会受到当地政府的格外重视。
他强调,不过,正是因为具备行政级别,这些高校也成了一些官员的晋升通道,从而导致一些非教育领域出身的官员入职高校。
刘海峰认为,高校去行政化是大势所趋,但在大环境下,如果其他一些部门仍存很重的“官本位”思想,那么即使去了行政化,这对高校发展也势必会带来不便之处。
“因此,高校去行政化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并且需要多方协力。”刘海峰说。(完)
责任编辑:瞿崑 SN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