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区道德讲堂解读清明节习俗

27.03.2015  14:01

        中新四川网3月27日电 (周迪迪)随着清明节的临近,26日,成都高新区道德讲堂总堂开展了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营造清明节日氛围”为主题的讲堂活动。活动邀请了中国曲协会员、四川省曲协理事田海龙围绕清明节传统习俗文化,通过诗歌配乐、单口相声、动漫图片等形式,给现场群众解读了清明节的文化习俗。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在悠扬古朴的配乐中,身穿红色中长衣服的主持人带领现场群众诵读了诗圣杜甫写的《春夜喜雨》古诗,让大家感受到了春天已经来临,也引出了清明节踏青的话题。

        随后,田海龙老师接过清明节话题,以单口相声这样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讲述了《清明节的那些事》。田海龙老师以杜牧的《清明》和历史故事《介子推和寒食节》两条线索,清楚明细地讲述了清明节的由来及传统习俗。田老师独特的腔调、动作以及精湛的表演、幽默的言语,让现场气氛跌宕起伏。

        “过了大半辈子的清明节,今天还是第一次知道清明节典故的来龙去脉,这种听故事知历史的课堂真让我受益匪浅!”听讲堂的张阿姨赞叹道。

        “传统文化习俗不好讲,搞得不好就会讲得枯燥无味。采取单口相声的方式讲传统文化,让观众喜欢听,这样才能让观众了解更多民间习俗,发扬传统文化。”田海龙告诉记者。

        在活动现场,主办方还采取动漫图解的方式,劝导群众在清明节期间文明祭祀,并向群众介绍了节日期间送鲜花、送水果、乘坐公共交通及网上祭祀等文明扫墓的内容。

        “这些年,我们都在提倡清明节文明祭祀。”成都高新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采用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让大家铭记清明节传统习俗,有效发挥了道德讲堂作为思想教育的作用。

        据悉,2015年成都高新区道德讲堂将从内容、形式、载体三个方面下功夫,从定点道德讲堂向社区、企业、工地、高校等领域辐射,从原故事讲述向文艺再创作转变,从实体道德讲堂向网上道德讲堂扩展,不断扩大道德讲堂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将道德讲堂打造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平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