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高寒山区高效节能环保生物质炉产业化生产与应用推广”顺利通过验收

28.07.2017  15:21

  近日,四川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在成都对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承担的四川省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高寒山区高效节能环保生物质炉产业化生产与应用推广”进行验收。该项目完成了计划任务书规定的各项考核指标,对促进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工作有积极意义,顺利通过验收。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

  1.项目选题科学,有利于发扬彝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

  四川是民族宗教工作大省,凉山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集区,民族工作在全国全省大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央、省委历来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实施了以民族团结进步为主线,发展、民生、稳定三件大事一起抓。该项目根据彝族同胞聚集地主要位于高寒山区、燃料就地取材等特点进行项目立意,选题科学。项目依据彝族地区传统的“三锅庄”,在生物质炉设计上保留“三锅庄”的外形特征,发扬了彝族文化,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有利于维持社会和谐稳定。

  2.项目有利于助农增收,提高彝族同胞生活质量,帮助彝族同胞适应现代生活,是四川省精准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川大小凉山彝区是目前全国连片扶贫攻坚地区,无论从物质基础到社会意识形态基础都处在十八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小康的难点区和攻坚区。四川省通过让彝区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来引导彝族同胞适应现代社会、尤其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培养小康社会应具备的观念、思维和基本能力,“十二五”期间以彝家新寨建设工程为载体,为彝区同步全面小康打下了坚实基础。该项目在四川省科技厅的支持下,在四川省委、省政府重大民生工程--“彝家新生活行动四件套配置工程”基础上对生物质炉进行了进一步技术改进、设计优化和整体质量提升,优化设计后的生物质炉热效率达74.0% 、省柴,小时耗柴量2.5kg,比原来传统直燃式地炉节柴约30%,按每天有效工作6小时计算,每天每户可节省用柴6kg,每户每年可节柴2190kg,每户每年节省开支1000元。项目的实施彻底改变了老式“三锅桩”的烟熏火燎状况,同时具备“三锅桩”民族结构元素,传承了彝族的火膛文化,极大改善了高寒山区、游牧区、农村的生活条件,大力推进农村综合扶贫开发,实现全民族共同繁荣进步。该项目的实施形成年产8000台套生物质钢炉生产线1条,并对原有生产设施和试验设施进行改造,扩大生产车间面积;增添车铣复合中心等关键设备;项目实施单位对生物质炉试验室进行了维修,改善了试验室环境,并新增了部分试验室仪器,为生物质炉等相关设备的开发提供了试验条件,全面提升试验能力,制订了DB51/T 1631-2013 《高寒山区直燃式户用生物质炉通用技术条件》四川省地方标准,实施了规范化、标准化生产。通过项目组成员的不懈努力,本项目产品已在凉山州17个县市:盐源县、喜德县、冕宁县、木里县、昭觉县、西昌县、会理县、会东县、布拖县、普格县、宁南县、德昌县、美姑县、越西县、甘洛县、金阳县,雷波县等以及甘孜州九龙县,省内宜宾、雅安等地推广应用,并对产品进行使用技术培训,累计推广7190台套,实现销售收入636.3万元,利税56.5万元。本项目形成年产8000台/套设备生产线一条,投产后增加固定的就业工人30人以上。原料的采购、产品销售也将增加就业机会。项目的实施推进了彝族地区的民生改善工作、提高了生活质量,实现了改善彝族同胞室内生活环境、助农增收、精准扶贫的目标。项目实施单位获得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表彰。

  3、生态效益显著

  在四川省,藏族同胞聚居的高寒山区、牧区以畜牧业为主,传统炊事取暖燃料牛马等牲畜粪利用率逐年降低;彝族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半山区,畜牧、种植业兼顾,但燃料基本以砍伐森林取得的木材为主,大量秸秆、牲畜粪便被遗弃,不仅浪费了资源,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项目充分尊重彝族同胞的生活习惯,生物质炉设计为以生物质(薪柴、秸秆、牛粪等)为燃料,采用气化直燃技术和二次燃烧技术,提高能源转化率,降低烟尘和灰烬的排放,炊事取暖兼用,具有简便、省柴、洁净、安全的特点,项目的实施不仅解决了上述问题,还为农作物秸秆开拓了利用空间,使农作物秸秆能源化,避免焚烧秸秆,同时可减少生活中煤炭的消耗,有利于实现低碳环保,生态效益显著。本项目的推广应用,对于维护我省及全国的农业生态平衡,加快生态建设步伐,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