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高县:说意见提建议 返乡人员“问政”乡村干部

10.02.2014  09:11

2月8日,高县潆溪乡大山村村办公室里,返乡人员座谈会正在进行,从云南、贵州、新疆、湖北、广东、浙江等地归来的近30名村民,现场“问政”乡镇、村社干部。每年春节,高县潆溪乡各村都会组织返乡的农民工、党员、外出经商人员一起座谈,借智借力。

村里路还很窄,今年修路有什么打算?”“力争打通5公里毛路,再争取县上资金铺上水泥路。”“‘力争’是怎么个争法?”“一是规划好5公里产业路,二是争取大家支持,三是争取县上政策资金。”问话人邓小华,在贵州六盘水市当包工头,听了村支书邓邦华的回答,他当即表态,“无论占田占土,我家都支持!

刚刚邓支书讲村里要依托茶产业发展观光农业,我个人认为目前条件还不成熟。一是交通条件不好,二是特色不够突出。”在新疆打工多年的苏红认为大山村的特色是有山有水有茶园,应突出村里44口山坪塘的优势,与茶园、树林等进行整体开发。

苏红刚说完,在浙江做烧腊生意的刘强就发言了。“说得好听有啥用,我们过两天就走了,这些事不落实还不是等于零。去年开座谈会的时候,我们提到要建提灌站,今年还不是没动静!”“我来解释一下。”潆溪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贵香急忙插话,“去年全乡已重点规划4个提灌站,其中就包括大山村提灌站,今年要开始建。大家说的建议,我们都记下来了,只是很多事没法立即兑现,但我们一定会努力。

听了刘贵香的话,刘强话锋一转,“去年村里大力发展茶产业,但是单靠茶叶,土地的产值还是不高,要学习浙江这些地方发展立体农业。”这一提议一出,马上就有人建议在茶园里套种名贵树木,在茶园里放养畜禽等。

提建议、发疑问的声音此起彼伏,邓邦华感到很欣慰,“当面提建议、不赞同,表示对我们的信任。他们出门在外,见多识广,这些建议我们一定会吸收、采纳。

加强请示报告工作保证全党团结统一和行动一致
  ——中央办公厅负责人就《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住房与城乡建设厅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 3月1日出版的第5期《住房与城乡建设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