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 高县:亮点行动引领闫村幸福生活

04.05.2014  21:15

      (李亚林) 3月20日,天空细雨纷纷,空气中仍带着些许寒意。四烈乡闫村5000余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广场上却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村里的男女老少都聚在这里,广场上呐喊声、欢笑声和掌声不断,汇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这是在搞什么活动呢?原来这里正在举行的是该村一年一度的农耕文化活动比赛暨“双评双带”表彰大会。谁能想到,八个月前,这里还是一座荒山。如今,这里不仅变成了宽阔的文化活动广场,还有新建的38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阵地,广场周围200余平方米的文化墙及就地取材的文化石上,刻录着良言,诉说着闫村文化……

  闫村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处白岩山背斜,山势陡峭,群众出行十分不便,地表蓄水能力弱,常年缺水,生产生活用水都十分困难。曾经,村里的青壮年大多选择外出务工,而今,他们纷纷回到家乡,“在家也能挣得了钱了,还能照顾家里,生活环境也比城头安逸多了。

  是什么改变了乡村面貌?是什么吸引村民纷纷回到家乡发展产业?“这些变化都源于在该村推行的精神文明建设亮点行动。”该乡党委书记、人大主席邓卓文告诉记者,“在推进亮点行动的过程中,村民的思想觉悟发生了巨大变化,参与村务工作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有效推动了该村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引来生命之源

  水,是制约发展的一大问题,也是村民最急、最盼解决的问题。2012年下半年,该乡通过“一事一议” 财政奖补资金政策,积极对上争取资金,从4公里外的大华村冷沙湾取水点引水,开工建设全乡历史以来跨度最长、难度最大、工程量最大的饮水工程。群众热情高涨,积极投工投劳,参与集中供水工程建设。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该村650名群众于2013年初喝上了安全干净的自来水。

   改善人居环境

  去年,该村又抓住文体项目、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和整村推进项目建设的机遇,组织村民把1公里的进村道路从原来的3米加宽到5米,并新建了4公里5米宽的公路;新建联户路9公里,生产路8公里;新修3000米的节水灌溉水渠,整治2口山坪塘和1000米的沟渠,老百姓也纷纷主动改厨改厕,改善居住环境。

  提升文明素养

  道路宽了,房子亮堂了,基础配套设施改善了,村民素质得有提高闫村才能发展得更好啊!乡党委和村委会相关负责人多次围坐在一起商量闫村的发展问题。结合该村实际,确定了以“双评双带”活动为抓手的文化亮点行动,即评“产业示范户”带领群众致富,建幸福新村;评“和谐新风户”,带领群众移风易俗,建美丽闫村。评审小组成员由村民推荐产生,评审细则也由村民讨论制定,村民自己评出的示范带头户,村民服气。

   丰富文化生活

除了开展“双评双带”,村两委还倡导村民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该村3组的彭中友和婆婆单中云,婆媳关系一直比较紧张,说不上两句话就要吵架,在全村那是“出了名”的。通过“为父母洗脚”、“为父母穿鞋”等孝亲活动,增进了婆媳二人的感情,消除了隔阂,如今,她们二人已成为全村母慈媳孝的模范。家风家训朗诵、背诵增广贤文和三字经等有古文古训比赛,好人好事评选活动,“闫村人才”培养计划……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在闫村的土地上开花,村民

们你追我赶,争当文明闫村人,全村呈现出祥和、勤勉的新风貌。

   壮大支柱产业

  闫村有种植水果的传统,在党员和“产业示范户”的带动下,该村着力打造一年四季都有水果的鲜果采摘村,枇杷、李子、梨子、桃子、柚子、核桃等,品种多样,且都是村两委和村民多次考察后确定栽种的优良品种。去年,该村新栽800亩圆黄梨和200亩核桃,全村果树达1500余亩,已投产500多亩,收入500余万元。为树品牌,闫村水果已申请注册“张果老”商标,打捆抱团发展,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大大激发了村民发展水果的积极性,今年全村将再发展500亩茵红李和500亩圆黄梨,全村水果达到2500亩,预计投产后,年产值将达到2000万元。

   过上幸福生活

  “我还要在自家水果地里搞林下绿色蔬菜种植”、“我要在林下搞乌鸡养殖”、“我家正在修建新房,三楼一底,我打算搞农家乐,游客可以到我家果园里采摘鲜果”……老百姓从以前的“小富即安”变为“富而思进”,都在心里盘算着未来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