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县:三年扶贫产业攻坚 两万人走上致富路

11.06.2014  10:13

 

诱人的李子

 

闫村地头到处都是硕果累累

  (记者隆敏    通讯员赵仕龙)“今年水果结果得好哟,你看都起砣砣了。”6月9日,笔者走进高县四烈乡闫村,村民贾廷国正在忙着采摘水果。果树满山,绿意满坡,雨后的小山村显得格外的清新、格外的美丽。

  贾廷国是闫村水果种植大户,目前有藤梨和李子投产面积8亩,去年产值突破10万元,是今年年初全村群众评选的5户产业示范户之一。“去冬今春,我又种了10亩,政策好哟,苗子都是送的,扶贫工作真到位。”贾廷国一边采一边乐呵呵地介绍。

  闫村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全县的常旱片区,地力差、缺水、落后的交通是长期制约村民发展经济的瓶颈,也是贫困的重要原因。2013年,整村推进项目落户闫村,县扶贫移民局干部根据群众意愿和当地发展实际,制定出了巩固水果发展面积、重点向特色水果发展的攻坚计划。当年,全村新栽水果700亩。“我要把闫村打造成远近闻名的‘鲜果采摘村’。”闫村村主任严增琼说。

  该县扶贫移民工作局局长周剑介绍,整村推进是全县扶贫工作的一种模式,主要重心放在产业支撑上,真正让项目区的每户群众、每户贫困户都有自己的产业,都有稳定的收入;同时,在此基础上,对文化广场、沟渠整治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大力度,着力解决用水难、行路难等突出问题。

  高县是革命老区县,也是省级乌蒙山连片特困地区扶贫规划重点县。按照人均纯收入2300元扶贫新标准,全县有农村贫困人口84290人,贫困发生率18.13%,扶贫攻坚任务较为繁重。

  新一轮扶贫攻坚以来,该县抢抓被列入乌蒙山连片特困地区扶贫规划重点县的历史机遇,大力实施产业连片开发、扶贫整村推进、互助资金试点、劳务培训等工程,扶贫攻坚取得良好开局。三年来,共投入扶贫资金2.5亿余元,其中财政专项扶贫资金8455万元,完成产业连片开发项目3个,贫困村扶贫整村推进13个,建扶贫互助社44个,完成劳务培训1521人,在七仙湖库区启动实施移民后扶整村推进示范片建设,共21009人实现脱贫解困,占全县贫困人口总数的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