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高县:“一号民生工程”提升农村孩子的幸福指数

23.09.2014  11:20

(朱孝超 喻茂林) 近日,笔者在宜宾市高县了解到,去年,该县出台了《关于解决当前农村义务教育若干问题的意见》,把解决农村义务教育若干问题作为“一号民生工程”来抓,计划在3年时间投资3.05亿元,涉及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教师周转房、教师休息室、学校食堂、学校道路畅通等五大建设工程共214 个项目。一年时间过去了,这些工程进展如何?取得了哪些成效?带着这些问题,当日笔者走访了该县文江镇籁棚小学枵,在这里找到了答案。

标准化的食堂、200米环形塑胶运动场、音乐室、美术室、微机室、图书室……走进高县文江镇籁棚小学,若不是四周环绕的大山和亲眼相见,真不敢相信这是一所普通的乡村小学。仅仅一年多时间的,这个乡村小学校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籁棚小学校位于高县文江镇籁棚片区,距离文江镇有大约10公里,拥有教职工36人,学生660人。“这两年,我们不仅修建了标准化食堂,还修建了塑胶运动场、学生综合楼等设施,可以说办学条件不比县城学校差。”该校校长周相成自豪地告诉我们。在学校食堂,我们看到了一张《高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堂供餐模式午间膳食营养菜谱》。

周相成说,菜谱上的配菜为一荤两素,因为担心孩子们吃不饱,食堂还特地配成了两荤两素,学校两周的食谱,每天都不重样。学校还实行了学生营养餐自助模式,让学生自己打饭菜、想吃多少就打多少,学生自己洗餐盘、学校再统一消毒。这样,学生们不但能吃饱、不浪费,也通过劳动得到锻炼。

走进教学楼,我们发现每间教师都已实现“班班通”教学,互联网可直达教室。“这两年,学校变化非常大,学生在这里学得开心,我们也教得开心。”50多岁的谢家琴已在这里执教37年,是在这里执教最久的教师之一。她说,现在学校条件越来越好,家长们也信任学校,她要在这里发挥余热,把所有的爱献给孩子们。在学校的综合楼,我们看到了新修的图书阅读室、音乐室、美术室、微机室、实验室等功能教室。

图书阅读室不仅是孩子们看书的地方,同时又是一间阶梯教室,学校平时教学教研活动也在这里举行。图书室有上万册图书,一部份是由上级部门配发的,另一部份则是由学校老师们捐赠的。其中《动植物百科》《宇宙的奥秘》等科普类图书较受学生欢迎。在楼上的音乐室里,孩子们正认真地学习音乐。

为了方便教学,教室里还配了电子琴等乐器。周相成技介绍,学校建设的乡村学校少年宫和到青少年综合性社会活动基地也即将完成,这两个项目的实施,将给孩子们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

籁棚小学校的变化仅仅是高县实施“一号民生工程”的一个缩影。

截至到目前,该县涉及农村义务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计划的214个项目已竣工128个,在建61个,完成投资一亿多元,所有项目进展顺利。相信等明年所有项目完工的时候,全县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将得到极大的提高,农村孩子们的幸福指数将得到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