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克铭的水稻情缘
他出身农民,学历不高,但在我校水稻研究所,除了周开达、黎汉云、李仁端、田彦华几位上了年纪的老先生会直呼其名外,别的人都尊称他为“高师傅”、“高老师”,即使校外同行专家也不例外。他就是我国水稻界为人熟知的水稻所的技术工人高克铭。
缘起
1976年,随着我校冈、D型杂交水稻研究的发展,需要聘请熟悉田间工作的工人。于是这一年的春天,还是个年轻小伙子的高克铭从雅安姚桥公社金鸡关大队到了我校水稻研究室沙湾试验农场,开始了他连续35年的水稻育种生涯。
高克铭原是生产队里的负责搞科学实验的组长,他对几种重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水稻的种植都很感兴趣,而且具备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因为想提高生产队的粮食产量,我校和雅安市农科所是他经常光顾的地方;为了要产量高的种子,学习怎么种植,研究三大作物的老师们都是高克铭经常请教的对象。
到了水稻室后,他便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水稻上。什么和什么杂交这一类方向性问题,由课题组的老师们进行决策,他便负责杂交水稻的田间选育,带老师们去看不同材料性状的田间表现,将观测到的植株性状优点、缺点在哪里一一汇报给他们。有时候,还会和老师们一同商量把工作重点放在什么地方。不同于一般工人的是,高克铭平时很爱听老师们讲,也很爱翻看有关研究专著和学术期刊,不仅向实践学习,也在理论上不断积累,提高自己。在安排工作时,老师们常常只需将工作重点跟他简单交代即可,根本不必长篇大论地叮嘱、提醒具体的注意事项。他爱动脑筋,什么是好的不育系、好的恢复系,好在哪里?课题老师点拨一下他就能理解。“清理种子、装袋、写牌子,什么时候下种,什么时候该搞什么工作,做杂交……不用说,他自己就晓得。把任务交给他来做,很放心。”他跟随了多年的黎汉云研究员如是评价。
研究主要粮食作物增产是高克铭的独特爱好,讲起自己这一爱好的产生,他只简单说了一句话:“我是经历过‘粮食关’的人。”
安身
搞科学实验,得详细了解水稻生长各阶段的情况,因此高克铭他们的工作比普通农民的更为艰辛。从秧田播种到收获,几乎不间断的田间调查、考种、数据统计分析、汇总,材料定选和组合选配,这样的工作一干就是几十年。他的一双大手明显有两种颜色:黑,那是他长年日晒雨淋的见证;白,那是他轻轻握过无数秧苗和稻穗的掌心。
1991年,高克铭随水稻所搬到了温江,温江的气候较雅安更为湿热,夏日清晨的露水往往到中午以后才能干。但做水稻杂交实验,要求必须在早晨6点到8点间到田里完成剪颖去雄、套袋的工作,而这时恰是露水最重的时候。为了尽量不让衣服被浸湿,高克铭他们就用塑料薄膜把身体给围起来,闷热可想而知。可高克铭跟老师们一起到了田里却永远是高兴的,拿着作标记和测量的竹竿,“就像冲锋陷阵的战士拿起了冲锋枪”。
“这是一种爱好。”他把目光落在面前一片试验田上说,“参与这样工作很让人心头高兴,当看到每年的工作都有成果出来,就一点也不觉得辛苦了。”
最开始每年搞三季育种,四川、广西、海南,一年三个地方跑;后来改成搞两季,夏天在四川,冬天去海南。从1976至今,35年的69个育种季节,作为一名技术工人,他兢兢业业地干着,从未间断。
一年冬天,高克铭跟着周开达来到海南实验农场。这一年因为干旱,有不少秧苗枯死,大家都在激烈地争抢不多的放水机会。当课题负责人周开达都开始准备放弃的时候,高克铭说,周老师,还是让我去试试吧!于是,他深夜1点便出了门,等到他把秧田放满水回到住地才发现,已经是凌晨5点。他这一夜没合眼,挽救了这季险些流产的育种计划。
多年的育种经历,加上自身的刻苦勤奋和好学上进,高克铭已然从一位农民已成为具有丰富育种经验和技能的专门人才,在国内杂交水稻育种界远近闻名。许多育种单位纷纷上门请教,或邀请他前去指导;我校水稻所八、九十年代的研究生,则大多先经过他的田间技术训练,再进入实验室工作。他对此也从不拒绝,而是耐心细致进行指导,交流讨论。他十分谦逊地说,这对自己也是个学习提高的过程。
其实在雅安姚桥的农村,高克铭家有房有地,吃饭不是问题,挣钱也不是难事。但是,“他不是为了找碗饭吃才来水稻所里工作的,他是怀着要研究点东西出来的心态,到我们这里工作的。”说起高克铭,黎汉云先生的语气里满是赞许。
立命
高克铭虽然作为所里的长期聘用工人,他的实干精神和工作成绩获得了大家的公认。1995年,徐世群副省长到所里考察,当问到所里有什么问题需要省上解决时,所长周开达只提了一个要求,就是请省上特批解决高克铭的户口“农转非”。事后不久,问题得到了解决,高克命倍加感动,更下定决心在水稻所干一辈子。
从1976年至今,高克铭作为主研人员之一,获得了国家发明一等奖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省科技进步特等奖两项,省级科技成果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转为正式职工后,他被列入年终考评对象,多次被评为先进;2006年到2008年间,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三十多年来,高克铭是把水稻所当成了家,也把大家当成了家人。他总是说:“所里的老师们还有学校的领导对我都很关心、很照顾,感谢他们。”而他在大家眼中也是个谦和、总为他人着想的好人。在水稻品种推广的国家级和省级奖项申报中,由于名额有限,他便提出不要自己的署名,让给其他同志。1970年代,海南的条件十分艰苦,没什么可吃的,高克铭从雅安千里迢迢背了个石磨去,为大家磨豆浆、做豆腐,改善生活,让大家有“家”的感觉。黎汉云老先生是广东人,吃不惯四川的饭菜,他便长期照料他的饮食起居。至今,即使黎老退休离开温江回到雅安,高克铭的家里还仍为黎老保留着一个房间。
整整35个年头,高克铭已经从当年的小伙子,变成了头发花白的老人。在稻田里辛苦了半辈子,还有三个来月他就到了退休时间。可他依恋地望着眼前一片青青的秧田,嘴里重复那句话,“这是一种爱好”。他说,即使退休了,他还是要继续带徒弟,直到干不动为止。(杨雯 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