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期中考试考生必读:短期内如何备战期中考?

04.11.2013  10:03

对于2014届高三生来说,期中考试至关重要,它作为一个阶段性检测,可以客观地评测出学生半学期以来的学习效果,在整学期中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影响其接下来的学习。同时,伴随着高校自主 招生 的火热,很多学校把期中考试也拉入到校荐资格行列,这对考生们来说就是一次机会,那么对此次考试高三学生如何应对?如何去把握呢?对此 高分网 有关专家提出以下建议。

期中考前重点复习什么?

高三期中考试阶段易出现两极分化,考生成绩不理想,考后也没能弥补漏洞,不仅将造成期末成绩难以提升,更影响下学期新知识的学习。有关专家提醒广大考生,除了彻底执行自己的备考复习计划之外,考生们还需有一些针对性的复习策略:

★反复看课本,突破各学科专项基础

补齐知识漏洞是深入学习的基础。专家指出,有计划地补弱增强,能提升灵活解题及统筹思维能力,达到短期提分的效果。基础分数要抓牢的前提条件是:复习课本要讲究方法。在看课本时,不要单纯记背。要注重观察和思考课本公式定义推论的推导过程和目的。要把学过的知识点反复阅读、理解,并对照课后练习里的习题进行反复思考、琢磨,融会贯通,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对于课本上的重点内容、重点例题也要着重记忆。

★重点攻破薄弱环节

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更应充分利用这次复习的时机,狠抓基础,做到复习到位,消化到位,力争经过复习能有较大的提高。“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让我们以此来鞭策自己,激励自己。这类“基础不牢型”学生,首先要重视基本概念和性质的理解。其次,做到预习和复习,及时巩固。此外,多做基础题目,总结好方法和技巧。

★对做过的试卷进行认真的理解和消化

根据近年高考考试特点,好好把月考题、一轮训练题、考试题中的典型题、易错题重点筛选出来,好好熟悉,力争再出现此类型题不会做错,再就是注意旧题新做,让自己感悟和升华方法、理清思路,解决实际问题。

★利用错题本

通过错题归纳,有效将失分点转化为得分点。

★有针对性地合理安排时间和分配精力

每一分钟对考生都是很珍贵的,要在最大限度内有效学习,充分利用课本,把知识整理归纳,融会贯通,从整体上把握。不要盲目搞题海战术,让身体过于疲倦,影响第二天的听课质量。学生在感到疲惫时要及时休息,别勉强自己。多进行室内不剧烈的运动,利用听音乐等方式放松心情,尽量让身体保持在最佳状态后再开始学习。

★掌握答题技巧,以平和心对待

相关专家认为,仅仅将知识掌握好,不一定就能取得好的成绩。没有掌握答题技巧,成绩也会受到影响。特别是理综和文综学科,需要一定的答题技巧。有很多学生直到高考时还有很多人可能会因为时间不够或者不适应而答不好。针对此情况专家提出以下建议:

1、整体浏览,拿到试卷之后,先总体上浏览一下,根据以前积累的考试经验,大致估计一下试卷中每部分应分配的时间。

2、提高速度,考试时,题目有了思路就赶紧做,不要犹豫。

3、碰到难题时,可以先用“直觉”快速找到解题思路;如果“直觉”不管用,就可以用联想法找到解题思路;如果这样也不行,你可以猜测一下这道题目可能涉及到的知识点和解题技巧,然后尝试。

4、检查试卷,如果能够提前做完试卷,一定要细心检查看是否有遗漏的题目;重新快速浏览题目的要求,是否理解错题意,确保解题步骤和结果的正确。

最后,专家提醒期中考试前几天,高三学生复习要以梳理基础知识为主,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为下一阶段提高综合能力打下坚实基础,复习千万不要求高求难。

【高分网高考频道小编寄语】 高三学生必须认真对待最后一次的期末考试,不要以为“期中考试不重要了,高考才是最重要的。”认真对待每一次考试,才能最后胜出,每一次考试都是对自己的一次检验。

(文章系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高分网www.gaofen.com特约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高分网”并附带文章链接。)

>>相关链接:

高三考生必读:期中考试试卷特点

1.期中考试是阶段性的考试,知识点覆盖面离高考要求还远。现在各学校基本上都处于第一轮复习阶段,从九月开学到现在为止,仅仅是两个月的时间,从复习进度上看,复习的内容只占一部分,例如说数学学科,期中考试的题型集中在三角函数、函数与导数、立体几何、数列这几个模块,物理学科以力学为主、少许电学知识等。

2.期中考试试卷质量有别于月考。特别是区统考的试卷,涉及的人数较多,因此在命题上比月考卷更慎重。无论是区统一命题还是学校自行命题,期中考试兼顾开学以后所学的知识点,比月考的考查范围广。

3.从以往的考试题目看总体上不难。以基础题为主,衍生题占很少的份额,特别是理科数理化生四科,学生拿高分难度应该不大。

4.期中试卷英语和语文数学学科题型上与高考要求基本一致,特别是语文和英语两科,但是文综和理综目前是分开考试,没有综合考试。因此说这次考试仅仅是复习过程中的一次参考,不能决定学生高考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