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骨髓库回应小伙欲捐骨髓遭拒绝:因没有指标

22.11.2013  07:36

  一问 捐献指标因何而定

  经费、人手受限,各省都有指标

  记者:近日有媒体报道,一名在西安工作的小伙子想捐献骨髓,谁知骨髓库以没有指标为由拒绝。捐献骨髓不是多多益善么?为什么会拒绝捐赠?

  陕西分库负责人:捐献骨髓肯定是多多益善。

  但是,血样采集等也有成本,由于受到经费、人手等方面的限制,并不能做到全年随时采集,也就有了指标一说。

  每年,各省市都有捐献指标限制,一般从3000人到5000人不等,采集任务由国家骨髓库向各省配发。

  陕西今年的指标是5000个,而分库主要工作人员只有4人,因此目前无法做到全年接受捐献。

  洪俊岭:骨髓捐赠当然是越多越好。

  造血干细胞移植,要求捐献者和接受者白细胞表面抗原配型相合。一般来说,有血缘关系人相合率高,非血缘关系的人相合率一般是万分之一。因为相合率低,尽管目前中华骨髓库已有180万人份的数据量,但每年从库里找到相合配型的患者仍然非常少。

  所以,如果能有更多人志愿捐献,扩大数据量,将能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

  如果没有检测费用了,又有新的捐献血液样本,应该如实向捐献者解释。也可以继续采集捐献者血液样本,保存下来等待机会入库。还可以向总部反映,协调其他地方的经费进行检测。

  记者:指标是如何分配的?

  洪俊岭:捐献指标的确定与各分库的组织经验、人员配备等情况有关。管理中心和各分库协商各地的入库数据指标,有的地方组织经验丰富,人员充足,就会多一些。确定指标后,每年年初管理中心向各个分库下拨业务经费。

  二问 业务经费作何安排

  八成用于骨髓检测,两成用于宣传维护

  记者:中华骨髓库的经费从何而来?采集骨髓血样的专款是如何使用的?

  洪俊岭:行政办公经费主要由当地政府解决;业务经费每五年由财政下拨,每年全国经费约1亿元,主要用于捐献者骨髓检测,大约占80%。

  其余20%怎么用?从志愿捐献者身上抽取的血液样品,检测后数据入库,以便患者查询。这些,都需要网络维护费用。此外,还有一些费用用于宣传组织动员等。

  陕西分库负责人:我们每年的骨髓捐献经费是100多万元。

  血样采集、配型检测等方面都要用到钱,每份血样检测入库的费用将近500元。这笔钱主要是政府财政拨付,专款专用。

  捐骨髓的志愿者不用出一分钱,需要骨髓移植的患者在中华骨髓库申请检索配型时也无须支付费用。

  一旦配型成功转入治疗阶段,患者需要为志愿捐献者支付体检、造血干细胞采集等费用。目前暂由中华骨髓库代收2万元,按照实际发生费用多退少补,骨髓库不收取任何费用。

  记者:经费总量是如何确定的?近年来经费有过增长吗?

  洪俊岭:中华骨髓库每5年向国家申请业务经费,近5年的经费已经在2010年确定,等到2015年才可以进行新的经费申报工作。这几年入库的数据量多于每年的业务经费能支持的总量,有一些地方会自我追加经费。

  各地追加费用,主要是通过地方政府的支持,以使数据库数据更多,提高患者检索配型的成功率。我们接受到的社会捐赠非常少。

  三问 供需矛盾如何化解

  财政划拨量力而行,积极鼓励社会参与

  记者:目前,骨髓需求与捐献情况如何?

  陕西分库负责人:应该说,全国骨髓配型需求比较大。

  目前,全国每年等待骨髓移植的患者有一两百万。由于配对很困难,有的人等两三年都配不上。陕西省的需求比例和全国接近。

  陕西骨髓库运行10年,目前已经有93000多名捐献志愿者留了血样。截至今年11月18日,陕西共成功完成骨髓移植118例,也就是救了118个人的生命。

  洪俊岭:中华骨髓库这几年每年入库的数据量稳定在16.5万份,总数据量达到180万份,应该属于比较多的,每年移植的数量也较多,在全世界排第三位。

  但全国需求量更大。各类疾病的骨髓移植需求每年大约为100万,得以移植的病例只有七八百例。

  记者:需要骨髓移植的患者人数很多,而捐献这块又有指标卡着,怎么解决供不应求的问题呢?

  陕西分库负责人:骨髓配型比例低,需要更多的人加入捐献,而资金支持太少。

  就陕西省而言,由于资金缺乏,很多工作都受到限制。除了国家支持,也希望能有更多爱心企业加入。

  洪俊岭:经费肯定越多越好,能采集到更多的配型数据,提高相合率。扩大数据量,按照需求来划拨经费,也有利于患者。但我们是发展中国家,用钱的地方非常多,凡事应该量力而行。

  本期栏目统筹:本报记者胡雅婷

(原标题:陕西骨髓库为何拒捐(民生三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