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骨科问诊为例 国际知名骨科大腕教您看病就医高效“秘诀”

03.07.2014  01:34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在线记者记者 杨丹 毛逸 摄影 方炜)提到去大医院看病,人们总是会提到这些印象:医院排队长、医生惜字如金、护士表情淡漠、一沓处方检查单……

看病的经历大家或多或少都有过,但是大家真的“”看病吗?看病之前应该做好哪些准备?看病中应该询问医生哪些主要问题?第一次看病应该携带哪些资料?怎么和医生进行顺畅交流?

明天下午,国际知名骨科大腕、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学术带头人裴福兴教授将做客本期《名医讲堂》,以骨科问诊为例,教您如何科学、高效地看病,让您少走弯路,顺利就医。

因“不懂”看病

30%~50%的病人不能一次性解决问题

人们都有看病的经验,但是并非每个都“”怎么看病,作为,国际知名骨科大腕、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学术带头人,裴福兴教授在问诊时,经常遇到一些病人,因为“不懂”看病,而跑了冤枉路,最后挂了专家号也没能解决问题,这些病人的经历深深地触动着裴教授的心。

裴教授说,由于患者“不懂”看病,走“冤枉路”的情况时有发生,“以我们骨科为例,其实,如果有基层医院的初步检查结果和化验照片,我们当天可以诊断。”由于缺乏基本的检查和诊断,医生只能先让他做检查,拿到检查报告后再来看病,“检查、缴费、拿报告都要排队,几个排队下来至少要折腾两三天,错过了专家号,没准还要再等一段时间。 ” 在裴教授接触的病人中,有30%~50%的病人,不能一次性解决问题。”

如果事先做好沟通,病人们了解科学的看病流程,可以少走一些弯路。”裴教授坦言,从医患关系不同的视觉、不同的感受出发,换位思考,医生、护士、病人、家属之间互相理解、沟通,医患关系可以变得更加融洽与和谐。

科学的就医途径,名医为你支招:

如何科学地看病呢?裴教授以自己所在的骨科为例,给各位支招,大家可以从中吸取经验,得到启发,让自己在以后的看病就医中更加顺畅高效。

看病前做好自查工作 明确描述病情

以骨科为例:用距离、时间、有无畸形等特征阐述病情

裴教授表示,病人看病前首先应该考虑,自己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病是什么时候发生的,持续的时间怎么样,什么时候开始出现了疼痛。”裴教授用自己所在骨科为例子介绍道,“比如疼痛,是爬山疼还是走路痛?痛的程度如何?”在描述疼痛时,裴教授建议患者可以用时间、距离等具体概念阐述,“是疼一个小时还是两个小时?走了100米就开始疼了,还是走了1000米开始疼?

此外,有无畸形的发生也是骨科疾病表述的一个重要指标,“腿原来是直的,后来变弯了。之前腿没有包的,突然长出来一个包。

通过自我观察,把病情具体阐述给医生,通过症状的描述,骨科医生可以掌握病人行动受限的程度,疾病对病人生活影响的大小,从而作为疾病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法的的依据。

病人多时间有限 医生要在6分钟左右的时间做出判断

看病时患者要直奔主题 提供医生有价值的信息

这周一,裴教授门诊当天,一位病人表情凝重,没有一丝笑意,“裴教授,我脚疼,敷了药,吃了药,打了针,输了液,都没得效果。”可当裴教授问他用了哪些药,输了什么液,这位病人却一句也答不上来。

做过检查没有?”裴教授问他,患者摇了摇头,“有没有检查报告或者病历?”患者一脸茫然地望着裴教授,还是摇了摇头。“基本的信息、检查、病历都没有。”裴教授有些无奈,在华西医院,由于患者多,时间紧,一个上午的门诊,也就是4个小时时间医生们通常要看30多个病人,平均到每个病人的时间大概是6分钟左右,复杂的病人大概是10多分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医生要完成查体、思考、诊断等一系列工作,因此患者能否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显得尤为重要。

有价值的信息包括了病人对病情的描述,做过的检查,照过的光片等等,“疾病明确了,医生很快就可以做出诊断,如果还需要其他辅助诊断,医生也可以很快做出处置,整个看病的时间会变得高效而快捷。”裴教授补充道。

保管好所有的病历资料、检查资料

看骨科疾病 X线片很重要

裴教授介绍,病人应该将生病以来做的化验、检查、以X线片等资料保管好,“对骨科来说,近三个月的X线片是很重要的看病依据。”资料齐全,病人把发病症状、对生活工作的影响程度等准确描述出来,有助于医生做出正确诊断。

如果是第一次来华西医院看骨科,还没有X线片或者还没做过检查的,可以先挂一个普通号,把相关检查做了,建立病历资料。”裴教授提到,骨关节疾病非运动损伤骨关节疾病应该首先照x线片,如有需要再照磁共振,“通过做相关检查,得到初步诊断结果,病人可以根据初步诊断确定是否需要再找主治医师,或者相应专家号做进一步诊断。

如果在基层医院已经有了相关检查,以及骨关节 x线片或者CT磁共振的,可以根据根据当地初步诊断,再挂华西医院相应亚专科的专家号,比如脊柱、关节、创伤、肿瘤、运动医学等。”对于路途遥远的外地病人,裴教授建议,最好先就近去当地医院或者基层医院做初步治疗,“先看一两次,一般的病没有明显加重或者延误 就没必要到大医院打挤;如果效果不好,再带着资料预约华西专家号。

一问一答

问:什么情况下应该选择用手术方式治疗关节痛呢?

裴福兴教授:

骨关节炎、股骨头坏死、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慢性关节疾病的手术治疗,一般应该考虑病人的疼痛程度,疼痛对生活、工作的影响,是否出现了畸形等方面。一般来说,经过药物治疗效果不好的病人,应考率手术治疗关节痛,手术治疗的目的是缓解疼痛,改善功能,提供生活质量。

问:骨科疾病术后复诊的病人应该如何复查?

裴福兴教授:

骨科手术后的复诊病,一般在手术后按照出院医嘱进行定期复诊。复诊时需要将出院证明随身携带。如果是其他医院做的手术病人要来华西医院复查,最好把手术前后的X片带来。一般定期复查挂骨科主治医师号或者教授号就可以了。如果感到不适或者病情出现了恶化,应该挂主刀医生的号。

专家提示

找医生看病时 最好准备三个主要问题

裴福兴教授提醒广大患者,看病时,最好准备三个主要问题询问医生,通过这三个问题加深对自身病情的整体把握,在这里,裴教授也向各位推荐了几个问题。

1、 询问医生,“您的诊断是否明确?

2、 询问医生“疾病如何治疗?”“用什么方法治疗?

3、 询问医生“病情愈后情况如何?”“对生活质量有无影响?

告知医生近期用药情况

方便医生合理选择药物

在看病时,患者应该将近期使用过的药物告知医生,“记得住药名的,就写在本子上,记不住的,就将药盒随身携带,给医生看。什么药,一天吃多少次,每次多少片,怎么用,都要跟医生说清楚。”裴教授解释,本身有慢性病、内科性疾病的患者,应该把自己长期用药的情况告诉医生,方便医生根据患者的用药情况,对药物进行调整,防止用药不良的状况发生,“当下疾病都要告诉医生,这样医生才能合理选择药物。

互动

名医讲堂”邀您参与

明日(7月3日)下午4点半,“名医讲堂”再次开课,活动邀请,国际知名骨科大腕、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学术带头人裴福兴教授坐镇现场,与广大网友互动。

活动时间:

7月3日(明日)16:30

活动地点:

红星路二段70号川报集团全媒体中心直播间

报名方式:

1、拨打新闻热线86757777;

2、关注四川在线、天府早报官方微博、微信。

报名截止时间:7月3日12:00

专家名片

裴福兴

简介: 骨科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学术带头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77年毕业于四川医学院医学系,1986年获硕士学位。1989年-1990年作为访问学者赴加拿大温哥华大学骨科工作一年半。1996-1997年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骨科工作一年。师从人工关节泰斗Harris教授研修关节重建外科。1991至2001年任华西医科大学附一院副院长、临床医学院副院长。从事关节外科临床与研究工作20年,有着丰富的关节外科临床诊治经验。已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50余名,曾多次应邀赴美国、德国、澳大利亚、韩国、泰国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学术交流和大会专题发言。

医疗专长: 髋与膝关节骨质增生、骨关节炎的诊断与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外科治疗和髋关节脱位的外科治疗,髋膝关节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和再次翻修手术。

擅长: ①擅长于处理骨科疑难重症病人,特别是高龄老人关节疾病并存心、肺、肾脏病症、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关节置换②疑难关节疾病的关节重建和关节重建术后的再次手术。

研究方向: 1、骨关节炎(骨质增生)的发病机理和诊治研究。 2、股骨头坏死的病理和保头手术与关节重建。 3、关节置换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与质量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