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车几百公里 只为一道美味

02.05.2014  10:17

  文殊院街口的张凉粉和龙抄手,不少外地游客慕名前来一饱口福。

  食客大赞成都名小吃“巴适”!

阆中网友“@云之楠”畅谈张飞牛肉和川北凉粉,攀枝花的刘先生来电聊起鸡棕卷粉和雅江鱼,还有自绘的美食地图发到华西都市报的微信……“五一”小长假第一天,华西都市报、华西传媒集群联合发起的“五一”美食征集令,得到了全川吃货的热烈反响。

网友热议四川吃货的执着:为一道美味排队几个小时

一位网友表示,四川人对于美食的热情和执着,在全国都是知名的:为了一道美味,一家老店,驱车几百公里,排队几个小时,都不在话下。

在寻找美食的过程中,也结交到了很多朋友。”微博网友“@跳跳在CD”认为,美食是四川人之间共同的情感纽带,每一位四川人舌尖上的味道,就汇聚成了四川的美食地图。

网友推荐

阆中美食地图

“@云之楠”向华西都市报表示,去阆中“”,除了要跟随杜甫的脚步游遍阆中,还要吃遍阆中的美食。久负盛名的保宁醋、白糖蒸馍、张飞牛肉等充满古城民俗民风的饮食小吃,足以让大家一饱口福。

早餐:油茶馓子碗里放入澄黄油茶和精心调配的酱料,然后在上面撒上厚厚一层馓子。搅拌一下,咸香四溢。

午餐:牛肉臊子凉面+白糖蒸馍凉面不稀奇,牛肉凉面也不稀奇,稀奇的是阆中的牛肉臊子凉面是热的!是不是很好奇?尝尝就晓得了。

晚餐:张飞牛肉阆中的张飞牛肉在清代乾隆时期就已远近驰名,干而不硬,润而不软,嚼一块在嘴里,让人回味无穷。

夜宵:七星猪手用小蒸笼蒸得稀火巴的一只猪蹄,浇上专门配制的油辣酱,肥而不腻,麻辣鲜香,比起成都的蹄花汤,更添“泼辣”。华西都市报记者童星燕胡镪文肖垚

一碗接一碗路边端起吃

米凉粉、白凉粉、甜水面、龙抄手……吃了一碗还想来第二碗。

五一小长假第一天,不少外地游客专程追到成都只为品尝老字号名小吃。

瞧,文殊院街口的张凉粉和龙抄手两家店铺中午客满为患,找不到座位的食客只得端着碗在路边就餐。张凉粉老板赵大妈说,5月1日进餐的人数至少比平常多出一倍。

华西都市报记者朱建国 摄影报道

记者探味

麻辣滑嫩的酥肉豆腐脑

老豆腐似半老佳人,豆腐脑则如妙龄少女。

峨眉易镇:

五一”小长假拉开帷幕,旅游胜地峨眉山迎来了八方宾客。萝卜汤、雪魔芋、野生鱼、老腊肉、牛肉汤锅……峨眉山不缺美食。在位于峨眉山市区的大佛禅院旁,6条街构成的易镇“好吃街”就是一座“美食集中营”。

5月1日中午,“好吃街”上的众多店招中,“姜记豆腐脑”的三角旗毫不起眼,但不大的铺面里却坐满了客人。在这家以峨眉酥肉豆腐脑为特色的小店里,姜明波和付均梅这对夫妻忙得不亦乐乎。记者点了一碗酥肉豆腐脑,小心翼翼地和匀,舀一勺送入嘴里,满口麻辣鲜香,细细咬上一口,酥肉、花生米爽口化渣,大头菜粒韧性十足,柔嫩的豆腐脑则滑溜地钻遍口腔各个角落。

据姜明波介绍,峨眉酥肉豆腐脑发源于该市罗目镇,后来传遍峨眉山市周边区县。姜明波只有29岁,却已经在这行做了15年。去年5月峨眉“好吃街”开业后,姜明波将原本开在乐山的店迁回了峨眉,并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做了一些改良。

改良过后,既保留了传统,口味上又有提升。”姜明波举例说,煮豆腐脑的高汤,原来只是用骨头熬,他创新性加了辅料,提升了汤的鲜香感,豆腐脑里原本只加酥肉,后来也可以加粉蒸牛肉。这些改良和变通,给小店带来了更多生意,节假日时最多的一天,曾卖出1200多碗豆腐脑。去年国庆节期间,一位成都游客一次就打包了18碗酥肉豆腐脑。     

  华西都市报记者丁伟

什邡红白:

大山深处的千人豆腐宴

最朴实最清澈的豆腐,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四川什邡西北部,龙门山脉段蓥华山深处,有一座小镇,罕见地以古老祭祀活动而留名——红(太阳)、白(月亮)镇。这里以好山好水著称,更滋生出闻名全川的水磨豆腐。

5月1日,记者来到红白镇,红白场上举办的千人豆腐宴,清一色的豆腐食材做成的一席精美豆腐宴,满足了八方食客挑剔的味蕾。

据红白豆腐大厨陈家英介绍,什邡红白豆腐,纯用胆水点浆,点法上有其奥妙,使水豆腐外形老,吃起嫩;凡作豆腐菜肴时,先下锅打毛,切块的豆腐下锅后依然棱角分明,保持原状。既不会散烂,也不会变老,因此入口香融细润,博得食客交相赞誉。

五一期间,独自寻觅到红白山乡角落,抛弃平时的浮华与躁动,剩下的是最为简单的线条,简单得一如桌上一清二白的豆腐,感受返璞归真,还原生活本色。用剁椒、配以腰花为辅料烹制,具麻辣鲜嫩香为一体的“过水豆腐”让记者的舌尖欲罢不能,而“干锅豆腐”配以红白高山腊肉,野菜炒制,入口辣味十足,香脆可口。

徐正涛华西都市报记者唐金龙摄影报道

我省出台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指导意见 明确21个市州重点布局产业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优化区域产业布局的指导意见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