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老街:尽显客家风情
仪陇县马鞍老街全长约500米,街道南端有关帝庙,中间有龙母宫、禹王宫等客家古建筑,亦有保存完好的红九军政治部遗址。三国文化、客家文化和红色文化在历经时代洗礼后相会于此。
荒山场
见证1300多年风雨沧桑
隋朝末年,一侯姓人家在今马鞍镇千垭村2、4组交界处的山垭口设立了几间幺店,作为巴、仪、营、蓬一带行商来往的歇息之所。随着往来客人的增多,垭口逐渐繁荣,于唐朝中期形成了一个小小的集镇。因地处荒山之上,故名荒山场。
明崇祯二年(1629年),时人为缅怀三国名将关羽,在荒山场的东北面1.5公里处修建了一座关帝庙。明朝末年,张献忠率兵入川,荒山场毁于战火之中,关帝庙幸存下来。
明末清初数十年的战乱后,瘟疫天灾接踵而来,加之不少人逃荒到外省,四川人口锐减。康熙年间,清政府发布了《招民填川诏》,很多人数千公里跋涉,向西迁徙。马鞍一带多由广东、广西、江苏、湖南等省的人迁来定居。
雍正十年(1732年)前后,马鞍附近的邓、张、许、丁、罗等15个家族共同倡议重建集镇。经当时的仪陇县令批准,择地于侯家梁一座形似马鞍的山脚下重修新场,并与关帝庙相接,马鞍场由此得名。
清同治年间,马鞍场一带常遭匪徒劫场。匪患平息后,当时的县令吴泽阶将马鞍场改为永安场,意为永久安定、长久平安之意。后又恢复马鞍这一称谓。
因语言差异、祭祀需要等,不同地方迁入马鞍的移民自发组建了同乡会馆,客家会馆便在这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应运而生。这些会馆大都由同乡或同族筹资共建,名称又都不叫馆,冠之以“宫”或者“庙”,用于供奉宗族先贤。两湖(湖南、湖北)移民修建了禹王宫,供奉禹王神像;江西移民修建了万寿宫,别名江西会馆,供奉许真君;两广人修建了龙母宫,也叫广圣宫,供奉龙母娘娘。
龙母宫
书写百年客家传奇
在马鞍老街,有四堵突兀壁立的石墙叫封火墙,这在街道建设中很具特色,其重要功能是防火。如某段街坊发生火灾,封火墙可将大火封锁在该区域之内,不让火势蔓延。这样的防火设施现已少见,因此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老街正中的龙母宫是从广东、广西迁徙来仪的客家人于清嘉庆年间修造,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悬挂于龙母宫大厅上的横匾“海不扬波”四个大字苍劲有力,“后德溥三才,扶阴教,理阳纲,阐明天秩天序;母仪周四海,息洪波,平巨浪,训养龙子龙孙”的上联阐述了修建龙母宫的目的,下联道出了龙母望子成龙的期盼。殿中正龛塑像就是龙母娘娘。神像高1.5米左右,神态端庄慈祥,栩栩如生。正殿对面建有戏楼,为二重宝顶式楼房,飞檐斗拱,四角高翘,风铃叮当。戏楼正面雕梁画柱,金碧辉煌。楼后是化妆室、道具室,戏楼两侧是厢房。
广东人尊崇龙母,这段街是马鞍最繁华的地方,逢年过节都要演大戏、舞狮子、耍龙灯。
据一直居住在老街上的老人代玉兰介绍,上世纪80年代的马鞍老街热闹非凡,当场天从场头到场尾,不长的距离要走上半个多小时。上世纪90年代,艺人邓传平经常在此表演看家节目“双龙火流星”,此节目曾在南充市演出时获得一等奖。“两个铁丝笼里装上火炭,晚上把灯一熄,双手把带子一拎,立马就在夜空里闪现出惊险刺激的炭火奇迹。白天也可以演,只要把火炭换成了红绸子。”现年80岁的代玉兰提起当年观看邓传平表演的“双龙火流星”时,依然非常兴奋。
龙母宫是客家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研究客家文化的重要物证。近30万客家人聚居的仪陇也因此被专家称为“客家胜地”。
踏着青石板,记者从马鞍场头建起的“马鞍老街”牌坊进入老街,映入眼帘的是雕花木楼、石刻青瓦,整条街道古朴雅致、意韵悠长。
2010年,马鞍成为国家旅游局、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的首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随着朱德故里景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工作正式启动,马鞍老街将拉开新一轮跨越发展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