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攻坚 谋人民福祉——马边彝族自治县30年扶贫纪实

07.08.2014  11:09

 

过上幸福生活的村民露出了笑脸

 

  ■陈柯江刘蔺乐文/图

 

  开栏的话

 

  30载风雨同舟,30年感恩奋进,彝乡马边旧貌换新颜。1984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经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并正式实施。同日,经国务院决定,马边彝族自治县正式成立。

 

  30年来,伴随伟大祖国改革发展的铿锵步履,与民族区域自治法一同成长的马边21万各族人民乘改革开放之春风、沐西部大开发之雨露、享党的民族政策之关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找准自身优势,理清发展思路,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艰苦奋斗、锐意进取,经济建设和社会文化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特别是近年来,马边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认真贯彻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彝乡马边呈现出与全市同步小康的后发优势。山水彝乡,幸福马边正阔步向前!

 

  本报从今日起推出“山水彝乡幸福马边——马边彝族自治县成立30周年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从糟糠“当家”到米面飘香,从简陋的茅草房到窗明几净的欧式小别墅,从坑洼不平的毛坯路到宽敞平坦的水泥路……

 

  30年和衷共济继往开来,30年沧桑巨变谱写新华章。如今,地处小凉山腹地的马边彝族自治县,通过30年的艰苦奋斗和扶贫攻坚,全县贫困人口由建县之初的建卡贫困户6.2万人下降到2014年的3.6万人,贫困人口仅占总人口的17%。

 

  1984年马边彝族自治县成立后,全县各族人民在上级党委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生产条件和生活水平得到有效改善。

 

  由于条件和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制约,新成立的自治县党委、政府深知贫困问题是横亘在当地群众面前的最大民生问题。由此,他们积极向上汇报,协调各界力量,1989年11月,马边列入省定贫困县,明确提出了“越温脱贫”的奋斗目标。

 

  为完成解决温饱的历史任务,县委、县政府成立了扶贫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越温脱贫工作,1991年11月,制定出台《关于“八五”时期大力加强扶贫开发工作,近期完成解决温饱任务的决定》,提出九条具体措施,调动有限财力、人力,形成扶贫工作有机构管、有专人抓的局面。

 

  在省、市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单位的帮助下,在全县各族人民的奋斗努力下,1999年马边实现建卡贫困户人均有粮449斤,人均纯收入达到581元,成功实现“越温”达标。

 

  2002年,马边被定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这成为该县扶贫工作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从2002到2009期间,马边县委、县政府坚持整村推进和以新村扶贫为载体、产业扶贫和劳务扶贫为“两翼”扶贫工作思路,大力发展林茶畜,以产业带动百姓致富。

 

  劳动乡井池村村民杨作金30年前在村上茶厂务工,每个月仅靠微薄的工资生活,十分拮据。在县委、县政府扶贫政策的指引下,杨作金开始自己创业,下地种茶。与此同时,他还带动了周边村民一起种茶。县农业局每年组织技术培训,政府还为村上提供小型制茶机具、化肥等物资。在扶贫政策支持下,井池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村茶园面积也由最先的几亩发展到上千亩,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3000余元。

 

  2010年,马边被确定为大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工作县,2011年被确定为乌蒙山片区区域扶贫开发县,自此马边扶贫工作全面提速。打造彝家新寨,改善彝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实施产业扶贫,增强彝区“造血”功能;实施“一人就业,全家脱贫”,促进彝区群众稳定增收;完善基础设施,营造良好生活环境……一项项扶贫措施接踵而至,惠及广大贫困户。

 

  截至目前,马边110个村7950户新寨落成,解决了3.9万人的住房难问题;引入金凉山、彝家香等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建成茶叶、核桃等基地4.3万亩,标准化养殖小区15个,就地转移就业1.2万人;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995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4567元。新增转移就业4.87万人,实现劳务收入2.23亿元。修建村内道路430.47公里,解决110个村群众行路难和2.4万多名群众饮水安全、7950户无电户及用电困难户用电问题……

 

  30年砥砺前行,马边在社会各界的关怀和支持下,在全县各族儿女的共同努力下,昔日偏远落后的穷山村,一跃成为今天的幸福彝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