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马边县积极推进“河长制+精准扶贫”战略契合发展

18.01.2018  10:12

    全面推行河长制以来,马边牢固树立生态脱贫、生态富民理念,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转变治水思路,创新治水模式,积极推进“河长制+精准扶贫”契合发展,努力把生态资源转化为富民资源,促进绿水青山带活金山银水,实现强生态助脱贫互促共赢。

    一是统筹治水护水与夯基筑台相结合,夯实脱贫振兴“硬基础”。坚持以实施流域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工程为抓手,推进水上岸上建设齐头并进,加快完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体系。2017年以来,争取到位水利发展专项资金1.16 亿元,占全市的近30%,县级财政配套3000 万元,实施重点水利项目8 个,疏浚河道10公里,新建堤防12.3 公里,新增节水灌面2800 亩,巩固提升贫困地区安全饮水1.4 万余人。借力水利工程建设,农业农村发展短板加快补齐,新引入巨星集团等龙头企业落户马边,投入资金3.3 亿元建设生猪产业化扶贫项目,年出栏生猪30 万头。目前,全县已建成环保型畜禽养殖场24 个,新配套发展茶叶、竹笋、青梅等牲畜粪污消纳种植业基地3 万亩,辐射带动贫困群众4 万余人。

    二是统筹治水护水与就业增收相结合,拓展致富奔康“新路径”。致力于解决管护力量不足和增收渠道不宽的问题,以啃下“硬骨头”、拔掉“穷根子”的决心,依托生态转移支付资金,释放生态红利。精准锁定建档立卡贫困户,整合河道保洁、道路清扫、环保协管、水源地巡护等职能,开发扶贫公益性岗位,重点消化解决无法离乡、无业增收、无力发展的“三无”人员就业问题,选聘生态护林员、农村保洁员等2255 名,实现就近就业,年人均增收达4670 元。2018 年,全县将继续围绕生态扶贫,扩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争新增岗位1000 个以上,促进“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三是统筹治水护水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打响造血活血“生态牌”。立足当前、放眼长远,落实“六大任务”,倒逼产业转型,提质农业供给,沿河、沿岸发展精细化、标准化、现代化农业,优先发展休闲观光和体验采摘等新业态,规划投资5 亿元,启动雪口山河流域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农产品精深加工园等生态农业园区建设。借势水生态修复成果,引进巨海渔业公司建成冷水鱼养殖基地1000 余平方米,丰富形成了“6+X”名优特产业扶贫支撑,签约落地全县第一个旅游招商项目,投资5000 万元建设雪口山漂流综合项目,带动300 余名贫困群众脱贫奔康。同时,秉承“生态为基、以河为轴、拥水发展”的理念,做足做活水文章,着力打造雷马屏山水康养门户区,采取PPP 模式,包装生成全域水环境治理开发项目,规划总投资20 亿元。目前,已初步确定了长江岩土、四川谦源建筑等3 家合作企业,其中,总投资7500 万元的民建镇水环境治理工程,已采取EPC 模式加快推进。

    四是统筹治水护水与美丽乡村相结合,跑出生态文明“加速度”。牢牢锁定“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结合现代文明生活、重点水源地保护,统筹土地整理、生态保护、基础配套,加快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2017 年完成住房建设1288 户5718 人。同步推进“两个治理”,依托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大规模“绿化马边”行动,新造林绿化4 万亩,实现原住地生态修复。加强对安置区域生态保护,启动农村生活垃圾收转运体系建设,创新市场化运营模式,全覆盖建好管好新建乡镇污水处理设施,不断完善乡村环卫设施,推动传统彝家山寨向社会主义新型农村社区转变,促进生态文明蔚然成风。

丹巴县依托生态建设助力脱贫攻坚
  一是大力推进生态建设。2017年,共投入资金1564万元,实施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人工造林2千亩,国有中幼龄抚育2万亩,集体中幼龄抚育9.扶贫与移民
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在浙江的形成与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在浙江的形成与实践 地税